第280章 剑指东瀛(圆八)摧枯拉朽(2 / 3)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441 字 4个月前

由于己方优势实在太大了,权栗很快送刚才的意外损失中恢复心情,下令三面包围张万邦部,留下西面一侧空置。

这是最显然不过的围三阙一之策,留下西面不予包围是因为从战场的位置去汉阳城最好走的方向就是往西。如此留下西侧就会给明军逃跑留出出路,一旦明军支撑不住就会向西逃离,这时明军战线自然不复存在,朝鲜大军想怎么追杀就怎么追杀。

权栗兵分三路对明军半包围的时候,明军方面一开始毫无反应,等到南线那路朝鲜军进入明军火炮射程之时才忽然开炮轰击。

次中心则是一圈四方炮兵部队,之所以要放在次中心位置,一来炮兵需要外围保护,二来是小半径有利于炮车机动,将炮火在战斗中快速有效地调配在最需要的方向。

至于最中心就不必说了,自然是中军指挥台,由张万邦带着护卫亲兵坐镇。其实他这个位置从某个角度来说并不太好,主要是离炮兵太近,战斗中可能震耳欲聋。

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因为他总兵力实在太少,这个大空心方阵虽然整体面积不小,但无论如何列阵,炮兵离他都不会太远。

当然万事有弊便有利,好处就是这样布阵之下无论是他还是炮兵本身都会特别注意消除安全隐患,像董一元那样差点自己把自己炸飞的事情就基本不会发生了。

炮兵后置其实也就是京华搞出了炮口刻度可调才好办,否则如过去那种火炮就不方便后置,因为不能以较大仰角开炮,放在后阵容易误伤前方友军。

张万邦部主力目前正位于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贞陵,他们都能听见松泉洞方向的巨响。明军这边一直盯着观察那边的情况,对于刚才的爆炸声响,明军上下个个听得一清二楚,而拿着望远镜的将校们则能更清楚的看见爆炸的威力。

两三百人的损失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毕竟朝鲜军总数高达三万以上,这百分之一的损失自然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事。

不过,接下来的情况就有些出乎明军的意料之外了,尤其是张万邦越看越是皱眉——就这么一场爆炸,竟然把朝鲜军的整个队列都打乱了。

明明爆炸发生在后队,可是朝鲜军连前军部分都差点崩溃,不少人莫名其妙地吓得乱窜,导致朝鲜军中的将领不得不派出亲信和督战队连斩十几颗人头,这才压制住了混乱。

然后张万邦便发现,他们重新整队又花了太多时间。再接下来,朝鲜军也没有立刻再次出发,而是各营将领开始训话,看起来是在给他们的手下鼓劲……

朝鲜军耽误的时间太久,以至于他们赶到明军的预设战场时不仅张万邦部早已严阵以待,之前完成地雷爆炸任务的二标一营三连也抢在他们前头回到了明军阵地,被安排进了作战编组。

权栗匆匆赶到时,打量明军一眼之后立刻就松了口气——明军布四方阵,意味着他们只能被动挨打,甚至没有想过主动攻击或者取得战场优势之后的作战。

四方阵过去一直都被认为是仅次于圆阵的防御阵式,在权栗看来明军这样做其实就是放弃了主动权,只能被动挨打,而且即便在战斗中取胜,也很难变阵进行胜利之后的追击。

换句话说,此战朝鲜军即便作战不顺也应该能从容后撤。

面对此情此景,权栗几乎笑出声来。张万邦眼巴巴跑出城来与我对阵,结果却摆个乌龟阵,这除了帮我练兵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前前后后弄完这一切重新出发时,距离爆炸居然过去了半个时辰还多,甚至看得张万邦都着急起来。好在最后他们还是出发继续进军了,否则张万邦会怀疑这一仗要押后到明日才能进行,而他和他的部下今日晚上就得“坟头睡觉”了。

不过这也让张万邦对朝鲜军“最后的精锐”更加嗤之以鼻。他认为朝鲜军如此表现说明了他们的组织纪律极其糟糕,稍有点风吹草动都能让这些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按照高务实的说法:纪律是军队战斗力的根本。所以,朝鲜军显然算不得什么精兵。

眼见得朝鲜军再次出发朝贞陵而来,张万邦稍微轻松了一些,下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明军由此开始布阵,二十多辆偏厢车被摆在外围第一线,其间还间杂着不少火箭车,而火枪部队则等候在偏厢车背后随时准备迎敌。火枪部队的第二、第三队列在后方列阵,随时准备轮流补上第一队列进行三段射击。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