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朝归倭附(二)艰难决定(2 / 3)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22 字 4个月前

既然这样,那就没法站在丰臣秀赖一边了,只能被迫站队“东军”。

高务实忽然想起德川家康此前曾经提出过的一个构想,也就是德川家康收高务实与甲斐姬之子为养子并明确其为继承人的想法。

高务实信步走在海滩之上,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主意。

直接出兵日本虽然因为朱元璋的祖制而困难重重,以京华或海贸同盟自发进攻,再以日本傀儡“自请内附”,又难免暴露实力。但是,如果日本内乱,有一派势力要求推翻丰臣政权而向大明求援呢?

高务实觉得,这个思路应该可行。

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说服朝廷出兵就可以说此举本不是为了征服,而是顺应天命、吊民伐罪。

这就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非常符合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思想,完全是去进行一场正义的战争,自然也就没有触犯朱元璋的那个祖制了。

在他看来,凡是儒家思想影响地区,都是将来“文明的冲突”爆发时中国的基本盘。为了在这个必将到来的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他有责任确保这片地区牢牢掌握在中华文明本体——即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手中。

所以中国不能内乱,中国的势力则还要强势延伸。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跳出朱元璋“不征之国”的桎梏,改变大明二百多年来坚持的消极外交政策。

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好了这个征服日本的头,之后也就顺理成章,不会再有什么大的碍难了。

,onlypermanentinterests.(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不过,选谁去做那位“反抗丰臣暴政”的日本首倡英雄呢?这也有点难。

原先高务实一直是把德川家康看成征服日本的最终boss的,因为德川家康这个“老乌龟”极其理智且寿元又长,一旦丰臣秀吉发动的朝鲜战争失败,在其死后必然还会是德川家康获得胜利。

因此,高务实此前一直在推动的计划都是加强“西军”的实力,争取东西两军打光日本的本钱,给他高某人带领的大明天兵入主日本创造条件。

之后按照他的计划,大明如果因为“不征之国”的限制而不打算直接统治日本,那高务实就准备站在丰臣秀赖一边,再次祭出南疆模式来间接掌握日本。

但是现在看来,难点在于大明可能根本不愿出兵日本本土,这就只能改变先前的计划,接口推翻丰臣暴政来“受邀出兵”。

这句话在西方完全适用,但在东方、在中国却有一点麻烦,因为这个自古以来的“礼仪之邦”太讲面子,往往在做出决策之前都必须先做到“师出有名”。

而且,又因为中国虽然没有一神崇拜,却有很强的祖先崇拜,所以必须考虑到祖制不能轻易违背,这就难免陷入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窘境。

面对这样的局面,高务实认为“道义”是必须坚守的,但利益也要利用起来,这样才能相辅相成,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再一次来到海边,举目远眺,望向日本列岛方向。

对岸那个对于东亚而言就如英伦三岛之于欧洲大陆一般的岛国,实在是太容易效仿英国佬“离岸平衡手”的策略了。为了避免如英国搅屎棍搅乱欧洲数百年一样的麻烦,日本必须被彻底征服和同化。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