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资本运作大师(3 / 4)

欧美殖民者的盘剥,土著的仇视,都没有击垮这帮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和冒险的华人。

从一床草席下南洋,到几千亿的商业帝国,简直就是一部商业传奇。

事实上,政治的动荡、时局的不稳定,以及印尼排华势力的干扰,使华人华侨在当地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但金光集团自创立之日起,就始终将事业触角紧密地依附在与百姓吃穿用相关的民生经济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金光的发展,也称得上是于乱世中闲庭信步。

张益达最佩服的也是这一点,深谋远虑啊!金光集团这种实业集团的抗风险性,比互联网集团,金融集团要强得多。

张益达朝他点点头,老者病床上这位95岁的老人,张益达也有些感慨。

这位老人是真的有大智慧,万隆会议抱紧了周总理大腿,60年又把大儿子送回祖国读大学。

他大儿子也就是黄志源,是周总理推荐进入京大的。

改开后,金光集团大力在大陆进行投资,算得上是华侨企业投资力度最大的,对祖国慈善事业贡献也是华侨企业中最大的。

哪怕印尼这边的基业垮掉,祖国大陆也还有一条后路,光大陆的金光集团总资产就有一千多个亿。

听老先生停停顿顿讲了大半个小时,话语中虽然有很多重复,甚至夹杂着闽省方言,张益达也没表现出任何不耐烦的样子,反而听得津津有味。

黄希文看了苦笑一声,爷爷这神志不清醒了,别不是把张益达当成自己了。

讲着讲着,黄奕聪居然睡着了……

张益达几人离开了疗养室,黄志源又挽留张益达,在家里一起共进了晚宴。

吃饭的时候,看着黄家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张益达不禁头皮发麻,这真的是财阀,换一般人来,吃都给你吃穷了。

黄奕聪握着张益达的手,问道:“后生仔,你的家乡是哪里的啊?”

“我是川蜀人。”

“川蜀好啊,天府之国。不像我的家乡闽省,我9岁就跟着父亲下南洋讨生活……”

张益达听着这位老人叙述起自己的过往经历,也很是感慨。

国内那个年代,兵荒马乱的,闽、粤两省无数的老百姓为了生计,漂洋过海来到南洋。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