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2章 哀莫大于心死(3 / 3)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2461 字 3个月前

孙策看看杨修,哈哈一笑。“德祖,你说我该怎么谈?”

杨修早有准备。“将军,恕我直言,也许大汉之火注定要灭,但如果可能,最好不要灭在你的手上,还是让他自生自灭的比较好。将军占据五州,豫州、豫州是天下膏腴之地,青徐虽然损失较大,但经营数年也是富庶之地,更别说江南屯田,百姓襁负而至。虽说是五州,人口已逾天下之半,徐徐图之,水到渠成,将军可不取而取,不胜而胜。”

孙策笑而不语。

杨修接着说道:“与其逆取,不如顺守。外示天下以忠,内收百姓之服,忠可得其赏,服可得其力,将军然后可以深耕五州,以我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岂不比四面出击,师老兵疲为佳?”

孙策揽着杨修的肩膀,轻轻拍了拍。杨修所说听起有些保守,却是万全之计,和张纮、虞翻等人的说法异曲同功,只不过他毕竟是杨氏子弟,来谈判的又是他的父亲杨修,他不能把话说得太明白。能做到这一步,说明杨修已经认清形势,做出了决定,不需要他再费什么口舌了。

杨修又委托袁权留下陪伴。袁权素来做事周全,又是孙策的宠妾,她出面张罗一些事情,不管是太守府还是南昌令,都要给几分面子,就算是郡尉贺齐也不能不照应着。

袁权一口答应。

——

杨修赶到柴桑,几乎和孙策同时到达。他登上楼船,拜见孙策。

休息了几天,孙策精神状况非常好,看到杨修,他眉开眼笑。杨修没给他丢脸,有弘农杨家的名望加持,有他本人出类拔萃的办事能力,他以弱冠之姿将豫章太守做得有声有色,不仅南昌令许虔对他赞不绝口,就连一向自负的贺齐都对杨修出色的后勤工作表示了认可。

“德祖以为,我能得什么样的赏?”

杨修沉默了片刻。“朝廷退居关中,虽说手握幽益凉三州,户口不足将军之半,财赋不及将军三分之一,还能给将军什么?唯名耳。名正言顺的统治五州,这应该是将军可以争取的目标。如果再高,对将军来说是锦上添花,对朝廷来说却是难以承受之羞辱,逼着朝廷铤而走险,反而不美。将军,现在还不是鲸吞之时,只宜蚕食。”

孙策不置可否。杨修偏保守,他可以参考他的意见,却不必盲从,别说是杨修,就算是他父亲杨彪也未必清楚朝廷究竟想要什么。这件事还是让张纮去谈吧,他们应该会掌握好尺度,尽可能地争取最大的利益。孙策随即请来张纮,请他随杨修去豫章见杨彪,商讨条件,他本人暂时不见杨彪,直接去吴县。等最后谈得差不多了,他再与杨彪见面不迟。

杨修有些意外,却也觉得这样比较好。张纮人到中年,做事比较成稳,他先和杨彪见面,就算有什么分歧,也不会闹得面红耳赤。

用杨修为豫章太守,再一次证明了孙策的用人眼光,对安定豫章人心有莫大的益处。不用心急,只要有能力,总会有得到重用的时候,不用在乎什么出身,什么年龄。四世三公也罢,出身寒门也罢,年长也罢,年轻也罢,孙将军都敢用。有了这样的心理,豫章的各级官吏心态都安稳了很多,没有出仕的读书人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令尊在哪?”

杨修也不隐瞒,把情况说了一遍。杨修从冀州、兖州而来,对比几州的发展趋势,深知朝廷劣势明显,谈判的筹码有限,现在心情很不好,近乎绝望。

“不会……想不开吧?”孙策说道。他是真有些担心,杨彪或许有点迂腐,但他个人品德很好,可谓是德高望重,如果逼死了杨彪,即使和他没什么关系,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污点。杨彪一死,杨修至少要守孝三年,回了弘农还会不会回来,那可就不好说了。

“那要看将军准备怎么谈。”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