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结论(2 / 2)

奋斗在红楼 九悟 1398 字 4个月前

许彦拿着一本奏章,走到丹陛前许,大声道:“陛下玉批都察院御史赵俊博的奏章:大言不惭,见利忘义,贬出京中,令有司论之。”

瞬间,已经安静下来的武英殿,再安静的几分。针落可闻。不少人脸上惊骇的表情,仿佛固化一般。众生百态,不可一一描述。显然,天子的这个决定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

贾环做个手势,从容的道:“我的意见,是将这些奏章照发就是。他们要舆论话语权,我们就给他们舆论话语权。庙堂之争,自有重臣们去考虑。我们这些小虾米,做好分内的事就好,不要授人以柄。”

贾环的话说的正中平和,得到大部分编辑的赞同。庙堂之高,局面不是几个文士所能扭转的。

计议定,稍后奏章便分到各编辑手中,准备第二天的文稿。

然后,报社当前最紧要的大事,并非是经营、运作。而是朝廷里的处理意见,谁占上风。

划归通政司,分明,是有人想下山摘桃子嘛!而另起炉灶,则降低了真理报的地位。

编辑室中,贾环,萧梦祯,刘国山、柳逸尘、罗君子、庞泽、乔如松、秦弘图等人齐聚在此。椅子中坐满了人。由几名编辑、书手去通政司抄回来的奏章就摆在书案上。

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看。因为朝廷的官员们,对真理报几乎是一边倒的喊打喊杀。

萧梦祯苦笑一声,低声对身边主持会议的贾环道:“子玉,这事绝非韩子恒所为。他的性情、人品,你知道,不会出这样下作的手段。”外头有传言,事情是楚王挑头搞的。他的好友不久前刚刚成为楚王的谋主。

六月二十九日,常朝之后,雍治天子御武英殿,召集群臣奏对。一批大臣,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前往武英殿看热闹。

当今天子御极十四年,宰辅大学士换十几个。唯有谢大学士最得宠,不过,谢玉石顾惜羽毛,在雍治十三年太子谋反时,立场不坚定,被天子弃用。

现在就看正受重用的何大学士有几分真金火候!

雍治天子有段时间没有与群臣召对,有事,叫了重臣到西苑中办理。他高居在御座之上,眼皮子扫过群臣。太监总管许彦敲响了三声净鞭。武英殿中便安静下来。

雍治天子向许彦示意,“念!”

编辑室内的气氛有点严肃,压抑。但贾环开玩笑的道:“开之,你这样很容易两边都不讨好啊!”是不是楚王做的,他还真不敢下判断。

庞泽正在慷慨陈词,“这些奏章的内容当然不能登报刊发。哪有挨骂还送脸上去打的道理。非得给某些人一些厉害瞧瞧。舆论在我,不在御史。”

“庞士元说的对。”

顿时编辑室中,一片附和之声。性情沉稳的乔如松摇摇头。现在,恐怕还不是展露真理报威力的时候吧?不能因为一口气,坏了贾环后续的大事。

一名老成的编辑问贾环,“贾探花以为呢?”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