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1 / 3)

明帝国的崛起 九悟 1602 字 4个月前

但是,他的位置到这个高度,自然而然的会感受到来自儒家门徒的压力。

所以说,儒家思想,学不学,全凭个人自愿。非要洗牌搞成“非我儒家门徒就是异端”,那这本身就不对。

张昭来到明朝就极力避免去触碰儒家这一块,其实他最早还想着去科举。

思想之争,非常残酷。

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一代关学宗师,最后竟然被划归在理学行列,就可以窥见一二。

更别说上溯至两汉时的纷争,那争斗起来更残酷。

王华这番话说出来,张昭不动声色的喝口酒,沸腾着木炭火锅在大堂中飘起白气。

要搁在后世,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把儒冠丢掉是共识。打倒孔家店是理所当然。

后世谁要是嘴巴里时不时的来一句“子曰”,你看有人会卖帐吗?多半还会被嘲讽几句。

儒家经典的语句,可以作为名言,但无法再作为真理,令人奉为圭臬!

真理,将会是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学、统计学、生物等等学科去研究的东西。

任何思想的发展,则必然有其物质基础。即社会生产力发展之后,必然会产生新的学说,去冲击旧有的框架。比如,西方的启蒙运动。

张昭就是想走这条路。先把社会生产力推上去再说。吃饱肚子的人多起来,他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自然就会有人去思考程朱理学的对、错。

他可没兴趣当急先锋。

像阳明先生的心学,和程朱理学就不是一个路数。将来未必不会在心学之外再出新的学说。

届时,他只需要把数学、物理、化学等初级知识传播开就好。这种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且可以用实践来证明的真理、知识,自有其生命力。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子曰”。

孔夫子对中国的贡献这是不必否认的。但是他的学说,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已经严重的制约华夏的发展。

不说别的,单说西方横霸天下五百年的独门秘籍:工业化。就这一条,儒家就是不及格的。

所以说,儒家思想有优点、缺点。譬如《论语》中提及的大量关于个人修养的思想就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但同样的,这门学说有糟粕在其中。譬如,经过发展之后,在明清时期占据主导的程朱理学,其缺点就是非常明显的:禁锢思想和科技进步。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