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达成一致(2 / 3)

明帝国的崛起 九悟 1902 字 4个月前

马文升想一想,道:“这倒也是。”

张懋见马文升端起茶杯喝茶,缓缓的说起他的看法,“子尚,降等袭爵太不得人心。你知道我这里每日有多少人前来抱怨吗?都是祖宗在战场上拿命打下的基业,朝廷要收回去,谁会为朝廷卖命?”

张昭还没开口,马文升道:“英国公,本官看这一条是真正的为国家考虑。这个退出制度完全可行。大明的武勋这些年都干的叫什么事,京师上下谁不心知肚明?”

张懋一阵无语。但凡是个进士出身的官,只怕天然的就想把世袭的将门给弄死、弄残。没见他都学着看四书五经吗?

张昭还是很给英国公面子,解释道:“国公,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本朝武勋大部分都是太祖、太宗封的。传到如今,子孙后代占据高位,让军中奋勇杀敌的将士如何升迁?

马文升一代名臣,既然是和张昭在商议,当然不会上来就扣帽子,他说的是他的想法。

张昭对马天官还是很尊敬的,这是一个一心为公的老头,有古之名臣风范,解释道:“老大人,所以在下只是建议售卖荣誉爵位。像朝廷正儿八经的爵位绝计不能拿出来卖的。这种荣誉只能在战场上去争夺。

而这个荣誉爵位隔两三年就要重新审核。可以为朝廷带来大笔的收入。”

英国公张懋喝着茶,老神在在。他对这个条款倒没什么异议。但对“降等袭爵”有异议。

马文升听完张昭的解释,精神一振,虽然年老但多年的理政经验还是让他抓住关键点,“子尚,你的意思是这个荣誉爵位的售卖由吏部掌握?”

如今大明国势正盛,如朝阳喷薄,正对外兵戈方起之时,不给将士们爵位怎么行?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严格的控制爵位的封赏,更应该建立起退出机制。”

张昭顿了顿,道:“我说一句得罪人的话。国朝世袭的武勋,满打满算的,只有两百余家。这些人如果觉得寒心,不愿意为天子效力,那也就那么回事。大明朝还有千千万万的军人愿意为天子、为国家效死。他们是没有谈判筹码的。

当然,我并不建议强制推行,均采取自愿的原则。以大明当前的国力,每年支付这两百余家世袭武勋的俸禄不是大事。

不愿意融入这个新的体制,将来靠着一个世袭的爵位和俸禄,也就是个全家温饱的水平。国公应该是知道情况的。”

张昭道:“准确的说是由朝廷掌握。吏部掌握名单,税务司收钱。将来但凡是收钱的事情,最好都划归到税务司中,直接和国库对接。”

马文升就点点头,道:“此事可行是可行。就怕此例一开,将来的大明君臣会把真正的爵位和官职拿出来卖。”

张昭倒是看的开,劝道:“老大人,届时朝廷真缺钱到那一步,咱们现在什么设立什么制度都是白搭。”

这里不得不吐槽崇祯皇帝一句,话说满清乾隆时代就把官职拿出来卖。同知、道台明码标价。像红楼梦里,琏二爷就捐了个同知在身上。满清后面不也撑了一百多年?

朝廷缺钱搞什么“募捐”?把官职拿出来卖啊!总能苟延残喘一阵。国家都没有了,还要制度干什么?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