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兰亭集序》(2 / 4)

系统带我去装逼 断指 2039 字 4个月前

他挥墨的书法字体,包含气水、风神、襟怀、情愫、雄秀等五种自然之感,将古法之变体现的淋漓尽致。

…………

毛笔尖头落下,流畅迅速,一气呵成。

隐隐可见一缕青烟在书法纸上弥漫,好似精灵扇动翅膀,舞动身姿。

“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这一手,完全将行书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赵老颤抖着身躯,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苏皓挥墨的书法,深怕漏掉一个细节。

旁边的柳老吞了吞口水,轻声道:“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赵老,这应该是王羲之的笔法!”

那两行字迹,一眼扫去,弥漫着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气感。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台下的众人尽皆倒吸一口气,特别是懂书法的人,都是满脸震撼。

苏皓书写时笔尚外拓,已有飞鸟鶱腾之势,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

赵老没有说话,但他那双浑浊的眼睛中,却爆射出了一道精光。

书圣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从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运用自己的心手,不泥于古,不背乎今。

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

这也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缘故。

眼前的苏皓,无论是笔法,还是习惯,都无限趋近于王羲之。

哪怕是行书集大成者的赵老,也不一定能发挥出苏皓这种境界。

四周的震惊眸色被苏皓尽收眼底,对此,他并不受任何影响,只是一如既往的挥墨着书法。

在他眼前,只有书法,整个人的身心,也都沉浸在了书法当中。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