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巨额利润(3 / 4)

拿起一份报告,袁世凯摸着胡子说道:“内蒙竟然遭遇水灾,今年水灾虽说减少不少,但现在到处都是工业,水灾一来就得淹掉好多工厂。看来今年还要加大水利方面的投入啊!”

袁世凯花钱很爽快,只要是有利的。

袁家日后的富贵起码还是能有的。

此时的中华民国政治风气开明,没有了国民党那种搅屎棍,以这样的光明风气,日后袁家也不用怕遭到迫害什么的,而且也没人敢去动袁家。

所以现在袁世凯也没什么好纠结的,反而整天都很乐呵。

在自己当总统的期间内,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完成了数代人都无法实现的民族大崛起。

到了袁世凯这个层次,物质上已经不太看重了,精神上的追求才是最大的心愿。

相比之下,美国只有九千万人口,相比较之下,就知道谁生产的东西更多了。

那些民间资本所开设的工厂技术条件不同,中、大型工厂用的设备和财团的工厂一样,同样也都引进了流水线分工生产模式。

而那些小工厂,小作坊的生产效率则比较低,但架不住数量多。

这些小工厂,小作坊,一般都是生产一些机械配件,中国的大型商品制造业已经开始采用这种产业链模式了。

而不是要制造一种商品,就要制造全部零件的那种传统模式的工厂。

现在这种局面,让袁世凯很有成就感。

尽管袁世凯明白,这其中大部分的功劳都是江渝的,如果不是他设计好了国家的路线,以及大力发展军事,并打败了俄国和日本,此时的中国根本无法变得如现在这般前途光明。

不过袁世凯还是很骄傲,自己起码也是在边上有所贡献的,要是换成别人来当这个大总统,恐怕早就和江渝打得你死我活,最后只是便宜外人。

双方的克制和包容,成就了现在这样的大好局面,谁都是有功劳的。

袁世凯感慨之后,开始处理公务。

“看来今年中央财政还有盈余啊!”熊希龄感觉自己有点老了,跟不上时代了,确实如赵海洲说的那样,去年年底的财政预算做得太保守了。

袁世凯看着这么大好的经济增长,不由非常愉快,说道:“今年过后,中央财政总算是有所盈余了。”

现在不仅中央财政有所盈余,袁家的产业也因为目前的大好经济环境而不断增长。

几乎投资什么都有赚,袁家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多。

现在袁家也加入了华东商业协会,也成了华东商业协会当中的一员,不用怕不知什么时候就被江渝那小子给‘围剿’了。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