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德意志帝国灭亡(3 / 5)

因为中华民国的铁路公司比较多,形成竞争局面,很多地方都是一条线路有两条铁路,这时候就看谁更能揽客了。

顾客可能不是很熟悉铁路运输,这时候得铁路公司派业务员协调,采取一种傻瓜模式的运输。顾客只需要把要运输的货物用集装箱货柜车运到火车站,铁路公司即帮顾客将货物运到目的地,然后再安排货柜车运输。

集装箱系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铁路运输的一些麻烦事。尽管铁路还是不如汽车运输来得灵活,但运输大宗货物却是非常方便。

谷物、煤炭、矿石、木材、钢材等等大宗货物,基本上都是靠铁路进行长途运输。

为了避免民资过度的浪费资源,因此财团对各个铁路工程都有评估,一些实在没必要建设的铁路那就让政府出面叫停了。

要被叫停的也不多,毕竟脑残的投资者也不是那么多,现在到处都有比较好的铁路建设项目,想找个投资回报不低的铁路线路也不是太难。

随着铁路系统愈加完善,铁路开始呈现出开始向乡镇修建的趋势。

因为很多矿产之类的都是在乡镇、郊区,一条铁路支线修好后,这些支线有可能会直接连到那些矿场去。

那些矿场挖出矿石之后,直接用铁路运到支线火车站,然后直接运往其他地区。

也许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吧!

上一次铁路股灾实际上没过去几年的。

不过民众们看到的还是现在铁路的赚钱,懊恼当初没有坚持住,如果当初坚持住不卖铁路股票的话,现在可就赚翻了。

铁路投资风潮的再次点燃,使得中华民国的铁路公司还在继续增加。

各种铁路线的建设,在民资的资金投入下被建设了起来。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也在建设铁路,不过是军方出面,主要也就是出于战争考虑的战略铁路。

也有的铁路是局部铁路,例如矿场与钢铁厂相连,煤矿与钢铁厂相连,钢铁厂炼出钢铁之后,直接用铁路运到全国各地。

尽管中华民国的货车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货车普及程度也是最大的,但是铁路确实有这个时代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公路胜在灵活,铁路则胜在运输成本比公路低,船运则是运输成本最低的。

后世中国的铁路运营方式就不是那么灵活,很多商人也都知道铁路运输成本低,但是他们普遍都苦恼的是,铁路运输太麻烦的。

这种麻烦,无非就是上下车,以及赶时间的问题。

财团也在不断的建设铁路。财团建设的铁路,现在变成了那些用来运输原材料的路线,例如在东北铺设运输木材的铁路,在北海行政区铺设运输矿石的铁路等等,这些铁路大多都是重载铁路。

中华民国的重载铁路。大部分都是财团建设的,剩下那部分则是军方建设的战略铁路。

在军方、财团、民资都在修铁路的状态下。这个国家的铁路长度正在飞速增加。

历史上美国四十多万公里的铁路,实际上也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民资算是普通铁路的主力,然而民资在竞争上也是比较盲目的。很可能这条铁路线已经不需要更多的运输力,他们却依旧挤了进去。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