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气到快吐血的大正倭王(2 / 6)

只要日本人配合,好好当资本奴隶,被乖乖的压榨他们的劳动力,中华民国就能保障日本的粮食稳定供应。

日本农业也呈现出了一种与中华民国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日本的土地,大量被用来种植桑树,以发展生丝业。丝绸在中华民国有大量的自身消费。

随着中华民国的汉服重新被老百姓接受,丝绸质地的汉服成为了人们消费的热点,因此在服装消费上,丝绸消费每年都在增长。

日本人养蚕很厉害,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生丝是日本换取外汇的主要产品之一,甚至将中国的生丝业排挤得只剩下小部分国际市场份额。

后来日本生丝业因为江渝投资、扶持中国生丝业,遭到了打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甚至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甲寅战争中之后,日本生丝业出口将至零点,这种毁灭性打击让日本一度放弃了生丝生产。

日本投降之后,生丝业却是重生了。日本到处都种起了桑树,很多还是从中华民国挖过去的大桑树。

如此一来。日本人吃饭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每个日本人,都能吃饱肚子了,日本社会治安环境顿时好转,犯罪率大幅度的降低,社会呈现出了一种稳定的状态。

这更加让那些普通日本人相信,只有跟着天朝上国才有好日子过。违背天朝上国的意志。下场是非常凄惨的。

不过日本人吃的粮食,大部分都是那种三季稻,口感显得非常差。中华民国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经减少了很多。因为杂交水稻的出发点,是让人吃饱肚子,从而饿不死。在商业性上差一些。

中华民国现在农业资源丰富,不愁国民吃不上饭,因此开始追求农产品质量。所以那些优质大米在中华民国境内大量种植。

养蚕业再次发展了起来,日本人靠着无比惊人的韧性,再次将生丝业发展了起来,在这一年日本的生丝产量超过了中华民国的生丝产量,并且差距还在拉大。

中华民国的生丝业规模开始急剧缩小,而日本的生丝业却在急剧膨胀。为日本创造了不少的外汇,赚到了很多炎黄币,成为当前日本的拳头农产品。

在经济作物方面,除了种植桑树之外,日本的土地还被大量种植水果,那些适合在寒带种植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猕猴桃等适合出口到中华民国的水果被大量种植。

另外日本的土地。被大量种植蔬菜,或被大量建造养殖场,养鸡、养猪。

就是没有种什么粮食的,粮食基本上都是由中华民国供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中华民国掐住日本粮食供应,日本粮价就会飙涨,甚至是出现饥荒。

而那些口感差一些的杂交水稻,都是种成三季稻出口到各个附属国。

日本人可不管这个口味问题。能吃上大米就让他们感觉很是幸福了,如今的日本得到了充足的三季稻供应,已经没有什么米骚乱的暴动发生了。

此时的日本已经是不种粮食了,他们的土地不是拿来建工厂了,就是被拿来种植桑树等经济作物了。

中华民国基本上也将能分包出去经济作物生产任务都分包给了附属国,因为经济作物的个人产值太低。

而中华民国生产粮食有优势,因为有机械化农业体系,一个劳动力可以生产出几百、上千名劳动力所能生产出的粮食。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