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海外生产兵团(3 / 3)

生产兵团这种模式就出现了,本来这是中国古代屯田制,以前中华民国也成立过生产兵团。只是后来感觉市场经济发展到了这一程度,有财团组织生产,不太必要搞这种制度,对于生产兵团的士兵也不太公平,所以生产兵团的规模就不短缩小,最后就没有了。

现在让那些附属国及傀儡国组建生产兵团到中国来做苦力,却是一个很好的模式,能有效管理那些入境工作的海外劳工。

这些海外生产兵团中,一级一级的管理下去,有足够的约束力,加上中华民国的监管,引发社会犯罪上升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解决了。

随着亚非解放战争的开展,印度、缅甸、马来,以及非洲国家一个接一个的独立,让中华民国攫取到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此时不是中华民国输出资本的时候,那些劳动力在那些国家,除了开采一下原材料之外,很多都是被浪费掉的。

但是龙脉,与环境却是息息相关的。

恢复黄河流域的生态,是当前中华民国抓得非常上心的一条基本政策。战争期间也无法让中华民国停止恢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在引进海外劳动力方面,中华民国为了避免引发中华民国的社会犯罪,还创建了一个新模式。

那就是让那些附属国组织闲置劳动力,组建‘生产兵团’,对那些劳工施行一种较为松散的军事管理。

这些生产兵团来到中国后,自然因为这样的制度,从而不能到处乱跑了。每天就是干活、拿钱,吃饭、睡觉。进入中国时,这些海外劳工还要进行严格的防疫检查,甚至是安排了一堆看面相的老先生,有犯罪倾向的一律不要。

中华民国引进海外劳动力,那是废物利用。当一个国家没钱可以压榨的时候,还能压榨什么?那就是劳动力,真正的财富,是劳动而产生的。RS

劳动力干活,就能产生财富。一个国家,不管生产力在什么水平,只要没有外部剥削,加上人民肯干活,那么在那一生产力水平下,就可以很发达。

从而诞生了,中华民国输出资本,让其他国家的劳动力干活,然后再进行盘剥的模式。但问题是,建设起来的东西在其他国家那里,如基础设施什么的。之前丢掉的战俘劳工,变成了引进海外劳工。

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感觉国家还不够发达,当然这是在江渝这样的穿越者看来,要建设的东西还有很多。

要想把中华民国建设得像天堂一般美丽,以及拥有更强大的战争能力,除了中国民众要勤劳一些,并努力提高一下生产力,还有就是要引进海外劳工。

江渝的想法是,先把中国建设上去,同时也向其他国家输出资本,但是中国要想更快发展,就必须有更多的劳动力。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