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走向大同 大结局(3 / 5)

为了防止烂片的出现。出现了试映制度,试映期间如果票房不理想,将不能大规模上映。

不过拍电影的利润虽然高,但更大的利润是电影院赚去的。财团给电影公司留下了足够继续拍摄的利润空间。而财团则经常投资大成本影片。用最好的剧本,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演员。然后包装出精品大片,向世界各国发动文化入侵。

国际上现在也就只有中华民国在销售军火。

第三世界联盟规定,除了中华民国可以向国际出售军火外,其他国家出售军火都是非法的。

同时中华民国与各个成员国签订了《禁止核武器使用及研发》协议,中华民国则保证不轻易动用核武器,并且将核弹头数量恒定在1000枚的规模。任何研发核武器的国家,都将受到最严厉的制裁。

中华民国的电影业此时也进入了繁荣时期。

中华民国的电影、电视剧拥有大量的市场,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都可以轻松进入。也就是个别国家还不是那么容易进去。

因为这个时代各个落后国家的制造业还未发展起来。加上其他国家的原材料也未大规模的开采一空,因此中华民国不需要提高原材料价格。而只有中华民国能出产的原材料。国际销售价格则价格很高。

老百姓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享受到大量的物质。当然消耗性的商品价格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只有汽车、电器这些产品的价格才在不断的降低。

赵海洲在连任大选中,则以大比分优势取得胜利,赵海洲因为这次战争的胜利,收获了非常高的威望。不过威望最高的依旧是陆海空大元帅江渝。

江渝组建的中国民族财团此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民众普遍都能接受。

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也使中华民国的内部矛盾空前的低。工作不愁就业岗位,社会福利、救助到位,税收合理。住房不成问题,找媳妇更不成问题,实在混不好,只要跑到其他国家去,掏出中国公民的护照,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此时整个世界,能向世界输出电影的,也就只有中华民国了。

好莱坞此时已经变成了中国的土地。中华民国在那里也成立的影视基地,与亚洲本土遥相呼应。

中国电影开始风靡世界,在很多消费能力不足的国家,票价都非常非常低廉,甚至不足以维持电影院的开支,但是中华民国却照样经营这些电影院。随着大量的投资产生效果,世界各国民众的消费能力也就上去了。

放中国电影。是在向世界各国灌输中华民国的思想。并宣传中华民国的国家形象。不断的渲染中国的繁荣与强大。

中华民国的电影院都是财团垄断,因此影片可以在各国同步上映,导致票房变得非常的恐怖。

中国护照上,也加上了一句话:中华民国的全球军事力量,是你的坚实后盾。

中华民国的就业问题此时也非常容易解决,首先经商方面,去哪个国家做生意都可以,项目大把的有,小的大的都有。每个国家要发展一些领域,都会请一群中国顾问,还有技术人员。

中华民国在各国的商业扩张,也需要大量的高管、技术工人。航海业、航空业、远洋渔业这些都被中华民国所垄断。

有技术性的,高收入的,都将率先考虑聘用本国公民。那些没技术的,收入低的则让其他国家的人来干。

国家多了,冲突自然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各落后国家还得组建军队,组建军队就必须购买军火。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