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们是为了实验,不是为了吃(2 / 6)

邓丙成就有个‘神经学圈子’,他们是通过网络聊天软件联系的,有不少都在同一个群中。

当科研基金会发布了医学类科研项目列表后,群里马上就变热闹了,好多人‘艾特’邓丙成,带着恭喜说道,“邓医生,恭喜啊,竟然申请下了神经传输研究项目。”

“脑神经信号反应测试,这种项目很有意思啊!”

基础的研究非常重要,甚至比直接的治疗手段还重要,因为基础研究能给高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如果能在‘神经信号传输’研究上取得进展,比做几个高端项目有成果有价值的多,影响力方面更不用说,基础的研究每一个进展,影响力都会是世界级的。

赵奕实验室非常的有实力,他们申请基础科研项目,让人觉得有可能会取得成果,自然就会得到支持。

……

两个星期以后,科研基金会发布了上月医学类审批项目清单,其中就有两个‘神经信号传输’的项目。

科研基金会。

赵奕实验室的申请很快被交给了负责医学类科研相关部门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也马上召开了会议。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导小组马上就能决定下来,直接就给通过审批,需要讨论的只是具体批复多少经费,科研拨款拨款大致都是这样,不可能申请多少就给多少,面对的是最顶尖科学家也一样,因为他们的资金也是有限的,每一笔科研拨款都必须要慎重决定。

当然。

面对赵奕实验室的项目申请,就不用做那么多‘审查’了。

一个是,‘动物神经信号的传输方式’,申请方是生物医学研究所赵奕实验室,科研拨款为六百万人民币。

另一个是,‘脑神经信号反应测试实验’,申请方是中北医学附属实验室,科研拨款为十万人民币。

科研基金会发布的消息没有引起任何波澜,主要是学术界的消息,关注的人是非常少的,几乎就只有学术圈才会关心。

医学科研的项目拨款,只有医学相关人员才会注意,外行人想看懂那些带有专业名词的项目名称都不容易。

但是,‘内行人’肯定会注意,尤其是申请了项目的医学科研人员,他们会在圈子里进行讨论。

经过了一番讨论,领导小组很快做出了决定,支持赵奕实验室开展‘神经信号传输’研究项目,并实际划拨六百万的项目经费。

这个决定做出的速度很快,一则因为申请的是赵奕实验室,二则项目申请的‘阵容’确实很强大,包括赵奕在内的五个研究员一起做项目,人数来说都是半个生物医学研究所了。

现在生物医学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最顶尖的医学类科研机构。

研究所五个研究员的阵容,比一些中型的医学实验室还要强,更不用说其中还包括连续在医学类以及其他多领域科研,都取得重大成果的赵奕了。

科研基金会全力支持,还有一个原因是,每一年颁布基础的科研项目,可不是给‘骗经费’的福利,原本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人来做。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