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压缩倍率要检测出来很不容易(2 / 5)

一般的宇航员要经过三年以上的培养,才可以上太空执行任务,卢小伟和张丽萍,都是进行了七年的训练,七年并不是连续的,是前面三年半、后面三年半。

他们没有能在最佳的年纪成为宇航员上太空执行任务,就只能默默的等待退役。

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不过奕星的成立给了他们机会,卢小伟和张丽萍都选择提前退役,直接签约到了奕星公司,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上太空,成为真正的宇航员。

这就是问题所在。

赵奕没有办法直接决定下来,他旁听了好多人的意见,还询问了几个熟悉的领导层,和航天局方面也连续进行接洽,最终他决定见一见,公司培养的几个宇航员。

奕星在成立之初,就开始培养宇航员,投入的资金规模也超过两亿人民币,但因为时间还很短暂,签约奕星的宇航员,依旧是航天局‘提前退役’,或是‘已退役’的。

当然,也有一些新人,选择加入到奕星公司,能力上就稍稍差一些了。

奕星公司所属,能代表公司进入太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有五个,都是奕星和航天局联合培养。

正常来说, 第一次肯定是不载人的,而太空穿梭也没有载人的先例, 载人飞船去进行太空穿梭,再降落火星执行任务,过程中就完成了很多第一次, 同时也会增加危险性。

哪怕中途出现一点点意外,都会成为不可逆转的大事件。

但是技术上来, 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不载人,安全。

载人, 好处是有很多的,第一次登路火星、快速完成几个第一次, 任务能执行的更加完美,因为有宇航员的操作,甚至还能添加其他任务。

这方面肯定是奕星支付所有的费用。

为了能尽快做出决定,赵奕直接去了训练中心,见到了几个宇航员,每一个宇航员都是金子做的,因为他们训练的过程中,耗费的资金非常高昂。

现在相对好了许多,因为有反重力技术模拟太空环境,但训练消耗依旧非常昂贵。

奕星公司所属的几个宇航员,有杨学森、卢小伟、周晋等等,还有唯一一个女宇航员张丽萍。

其中卢小伟的年纪最大,张丽萍其次,都已经快到了退役的年纪。

等等。

在不断纠结的讨论中,赵奕的态度就非常关键了,甚至说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赵奕并没有发表意见,他知道自己发表意见, 就会起到决策作用。

赵奕心里是希望载人的,因为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能完成载人,不管是对于国内还是公司, 都可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

但是,就算是赵奕也没办法保证,执行任务过程中百分百安全。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