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重返东京(六)(1 / 9)

“如果各国不愿主动配合,新法律将按照受损企业的要求提高关税,直至该产品被赶出米国市场为止。”

“随后,米国国内各行各业的生产商,开始一致宣称他们受到了严重损害,要求政府必须把他们的境外竞争者拦在国门之外。。”

“而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了某种奇特的产业政策~”

“贯穿整个黄金时代,各国的制造商都从看似永无止境的商品需求中获益。”

“他们获取的利润丰厚,远远高于农业、采矿业或服务业。”

“而这些增长的资本,又被投入到了提高工资、研发新产品和建设更多的工厂上面,希望能在工业发展大潮中赚到更多更多。。”

“不过到了7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加之岛国凭借战后二十年的奇迹飞跃,成功挤入先进制造国家的行列,让周边几个国家和地区也受到了启发,纷纷走上了快速工业化的道路。”

“但是,在石油价格攀升提高成本的条件下,仍然出现了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大批工厂都仅是部分开工,或者干脆完全关闭。。”

第八百八十一章

(书接上文~)

岛国,东京。

世田谷区,小田急线沿线附近鳞次栉比的高级住宅区。

大卫站在客厅里,微微偏头对着摄像机和几人说道。

“但是在代议民主制的社会中,没有任何政府能够被动接受某个行业的整体小王,以及随之产生的大量失业。”

“挽救行业衰退的政治压力,是非常大的!”

“米国、加拿大和西欧各国在面对制造业危机时,第一反应都是复制地方工业并保住工人们的饭碗。。”

“在米国,救援行动主要是以贸易保护的形式展开。。”

“74年,国会开始为了大企业和工会的行动铺路,声称进口对他们造成了严重损害,凭借《1974年贸易法》向各国施压,要求减少向米国运动的货物总量。。”

“现在,让我们抛开岛国近几年的贸易顺差不谈~”

“上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各国之间的贸易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而这也将成为一个长期性的问题。”

“岛国与想起提供主要工业原材料的印尼、沙特、澳洲、加拿大等国的贸易长期保持着逆差增长;与高收入国家的贸易则始终保持着顺差,这些国家先进的工业制品与岛国是竞争关系。”

“比如,从75年开始米国中西部地区,重工业的心脏,开始被一些媒体称作铁锈地带,成了去工业化这一顽疾的第一批受害者。”

“此后,加拿大和欧洲各国也有了各自的铁锈地带~英国的中西部地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法国和伊利石的煤铁城市,都将很快与美国往昔的工业重镇一样破败凋零。”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