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1 / 5)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3239 字 4个月前

康小三看着转身就走的鳌拜,然后是言辞谦卑,却党附鳌拜的遏必隆,有些不知所措。

“势甚猖獗,连续长驱,兵困江宁。大江南北各州县相继失守……”南京的告急奏章到了北京,清廷调集的增援军队尚在路上,南京被明军攻克的消息便接踵而至,时间不过六七日。

而噩耗却不只这一个,之前荆州失陷、南昌失陷、武昌失陷等消息已经使清廷焦头烂额,现在更是惊惶失措。吵成了一片。

激进而狂妄的主张调动兴国之力,南下与明军决战。什么北方绿营,什么蒙古诸部,什么辽东八旗,统统都来,胜负在此一举。

冷静而客观些的则主张收缩战线,江南已不可战,便不要空自损耗兵力,是沿江布防。还是重点防御,却又拿不定主意。

老成而持重的则主张议和。明军气势正盛,甘陕、河南受到荆襄和重庆明军的威胁,北方沿海又没有强大水师护卫,整个作战态势对清军不利。利用议和作为缓冲,重新调整布署,积蓄力量,再择机反攻。是为上策。但议和已不是清廷为主导,拿出什么样的条件。以什么作为底线,又是分歧和争论。

攻城战打响,董鄂便躲在床底下瑟瑟发抖,隆隆的炮声震得地在动,灰在落,更吓得他魂不附体。等到柯魁、明祥这两个主官相继战死,旗人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又有人想起了董鄂,请他出来主持。

“降了,降了。”被从床底拉出来的董鄂听了汇报,已经快哭出来,打又打不过,明军松了口,不管会不会后悔,总是能多活些时日吧?

绝望和恐惧压倒了旗人的反抗之心,成排成排的旗兵放下武器,跪在地上,举手投降;旗人眷属也一片片跪倒,啼哭着,等待命运的安排。

“降了啊!”朱永兴得到报告,如释重负般地长出了一口气,没有见到冲天大火中倒塌的宫殿,他足感安慰。

叙国公马惟兴却是会错了意,把如释重负当成了遗憾不满,眨了眨眼睛,上前拱手说道:“殿下,旗人桀骜难驯,易生反复,便由末将派人严加看管,使其不致生事。”

“朕宁为战死皇帝,不为偏安之主!”金殿上,康小三振振有词,将御案上各地传来的战报哗啦一声推到地上,“你们是辅政大臣。办法自己去想。祖宗以勇武所得来的江山,万万不能卑怯地放弃。调兵再战,蒙古,辽东,宣大。以及北方数省,还有禁旅八旗,也可南下。纵是大江以南失陷,大清疆域还远超伪明,因何要卑词议和?战,就是要战。”

“皇上,臣等也正在四处调兵,然缓不济急,明军若趁胜北渡,形势更加危急。”鳌拜对这小屁孩的空口大话心中不悦,言语也便不甚恭敬起来,“若说议和是卑怯,那太祖、太宗时亦有过,难道——”

康小三到底是个小孩子,那番话估计也是别人教的,被鳌拜一顶便没了回话,眨着眼睛有些窘迫。

“启禀皇上,臣等已商议出对策。”苏克萨哈赶紧插嘴道:“大江阻隔,贼人水师又强大,南渡势不可取。当下应防备贼人沿运河北上,攻城掠地,煽惑人心。所以,臣等以为应以守为攻,先图自固,再图攻敌……”

鳌拜心中不耐烦,出口打断苏克萨哈,说道:“臣等之议已在奏章上,请皇上御览。军务政事繁忙,臣先告退了。”

朱永兴看了看马惟兴,微微一笑,说道:“孤以信义为重,说了降者不杀,便不会失信于天下。将投降的旗人男女分开看管,既已降,还怕他们生事吗?”

“是,殿下信义卓著,世人皆知。”马惟兴赶忙恭维了一句,唯恐朱永兴看穿他的心思。

“旗人男丁可送去矿山,或者作其他苦力。”朱永兴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向马惟兴作着解说,“这妇孺嘛——再议吧!”

……………

南京光复,东南震动,天下震动。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