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露头角第十四章军中双杨(1 / 2)

回到大宋当王爷 牛凳 1410 字 3个月前

而那哨官长枪袭面也是用力过猛,被杨三水躲过之后,戳了个虚空,手劲过大,硬生生脱出手心,直接飞射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柏树上,钢制枪头入木三分,死死钉在树心,白木枪尾一阵颤动,“嗡嗡”作响。

雷五六手下那哨官,名杨焕朋,出自河北杨氏一脉,自幼便习杨家枪法,行走江湖与那雷五六意气相投这便投了义军。

说来也有意思,杨三水与杨焕朋都说自己乃杨家后人,却谁都不承认对方乃杨家后人。整日在军中比武较劲,分出个高低。

雷五六嚷嚷道:“沐春,这一回,是俺们这边赢了吧?”

这时,山下一块平地又传来一阵欢呼声,定睛一看,原来是沐春与雷五六两个都的擂台大比武。

见沐春麾下哨官杨三水,手持棍棒,舞的虎虎生风,被对方长枪来挑,又是棍花一耍,晃人双眼,严丝合缝,端得水泼不进。

站在圈外的沐春跳脚大喝道:“杨三水,你这厮倒是赶紧进攻哇,还他娘的说自己是杨老令公杨忠义后人,这八卦六郎棍到了你这鸟汉手中,怎就显得小家子气了哇!”

在陈靖元看来,这杨三水的棍法确实出自杨家六郎的八卦六郎棍,杨三水就棍法而言却是颇得三味,但这棍法的弊端便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雷五六手下那哨官一边进攻,一边调侃道:“三水哥哥,你既说这棍法出自杨门,瞧瞧俺这杨家梨花枪如何?”

转眼到了初夏,红竹尖山寨上下演兵操练,兵戈恢恢,擂鼓喧天,气势恢宏。

福州厢军与其他府的厢军操练之法大相径庭,在武器,盔甲奇缺的情况下,福建厢军五都三千士卒,平日除了阵法操练,便是负重越野,徒手格斗等等之前从未听闻的新法。

齐盛手下的哨官朱满仓背负着重逾三十斤的背囊,挥汗如雨,一边疾跑,一边喘道:“弟兄们,加紧跑哩,少将军晨练之时说过,哪个哨先到达终点,今晚的肉食加倍。”

“嚯!”

身边士卒一听肉食,又想起飘着茴香味的油汪汪大肥猪肉,双眼冒光,如饥饿的野狼般咬着牙憋着劲,撒丫往前冲去。

言罢,下盘稳当,手滑至长枪尾端,用劲一晃,耍出三个枪花,朵朵枪花,如那盛开的梨花般,绚烂而又晃人眼。

突兀,手劲发力,狠狠一推,一式“直捣黄龙”,直袭杨三水面门。

围观众人面色一变,口抽冷气。

眼瞅着杨三水作势一个“铁马桥”,后腰一软,轻轻躲过一枪,枪自面颊处轻轻擦过,无碍。

趁这空挡,杨三水棍棒一扫,一记“横扫千军”,带着虎虎啸风,硬生生砸到那哨官下盘右腿腿肚之上。好哨官,好下盘,沉浸马步没有十年也有八年,嘎嘣一声,棍棒应声而折,成了两截。

而站在山巅之上,俯视众兵的陈靖元却有另一番心思。

由于山寨地势陡峭,平地稀少,现如今已是最大的规模,无法再行扩展。

兵器坊,军备坊,制衣坊等一系列军工作坊因为地势的限制,而无法修建,因此只能暗中交代远在琉球的刘之轩在那边先行规划。

兵器,盔甲,攻城战车,投石车,战马,兵源这些都像是一把巨钳一般紧紧锁住两军的发展与扩建,是该和祖父,父亲等人细谈一番了。

哗,哗!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