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04节(2 / 4)

这是有好处的。

许多顶级的科学家都会依靠自己的成果,创建相关的科研机构,并做相关领域的研发。

数学计算机实验室,可以说涵盖了他的研究领域,担任实验室的主任研究员,也就等于是实验室的直接负责人、第一人,以后要做相关的研发,也会有一个专业实验室支持,而不像是这一次,验证研究成果还需要借助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

王浩表态说道,“提前说好,我不负责筹建实验室以及其他工作,申请方面,我可以写报告,其他就不管了。”

第九十八章 正面回应东港事件

西海大学。

新闻采访会结束以后,学校里的热闹并没有结束,陈庆华组织一群人开了个小会,会议谈的就是创建梅森数科学实验室。

这必须要理学院同意才可以,因为梅森数科学实验室,定位是数学计算机实验室。

陈庆华的提议让栾海平都没有反对的理由,创建一个数学计算机实验室,对两个学院都是有好处的,新的实验室,可以帮助扩大研究员职位、在职博士后数量、扩大研究生招生,提升学院的科研基础水平,等等。

马文钧和周晓龙一起看了看新闻,心里就越发的担忧,也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安慰周晓龙,“放心吧,那件事已经盖棺而论,根本查不了什么。”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他就变得再有名,成了院士,又能怎么样?”

“现在媒体也没有报道了,他的成果更多、更有名气后,就更不会有媒体去深挖以前的事情,国家科研是要有正面形象的,对不对?”

“不用担心了,不用担心了……”

马文钧念叨着走了出去,再回过头看向房门,眼神中露出一抹不屑,周晓龙?

会议谈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资金来源。

这方面就主要靠学校、省里以及国家拨款了。

另一方面就是负责人,王浩。

哪怕不做专门的负责人,王浩必须要挂名主任研究员,因为他们是以王浩的成果来申请创建科研机构,王浩肯定要在核心岗位上。

王浩听到讨论和询问,都不由得扯了扯嘴角,但仔细想想,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蠢-货一个!

如果周晓龙不是陈建林的学生,合金材料实验室,怎么可能有他的立足之地?

现在马文钧早已经不想继续了,他只是想着完成手里的工作,赶紧完成手里的项目,就找个理由离开东港大学、离开国内。

前提是,赚够了钱。

有钱,才能去国外潇洒啊!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