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17节(2 / 4)

万益明连续说了一大套,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彭辉用手捏了捏鼻子,心里感觉非常的失望。

王浩做了几天分析得出的结论,还标明了分析过程,结果连看都看不懂?

就这?

在接到王浩电话的时候,彭辉依旧沉浸在喜悦中,听到说分析已经完成,他才意识到似乎项目还没有完成。

对啊!

还有进步空间!

“可能吧……”

彭辉对于是否有进步空间也不确定,但最开始就是找王浩做数据分析,后来王浩过了一趟提了个建议,研究就有了重大进展。

科学基金拨款的项目中,类似的合金材料研究,好多都只能进行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要么找横向的投资,要么就是干脆把一半成果提交。

彭辉知道最关键的还是王浩提供的方法建议。

在任何研究中,灵感都是最重要的,而材料制造的研究,只是比别人少了一个步骤,制造出的成品性能就会有巨大的差异。

而简单的一个步骤,也许能卡上十年、二十年无法突破。

当知道了改善方法以后,确实是很简单的,不知道就能一直卡着。

现在王浩说完成了一部分的分析,自然是要讨论一下的。

彭辉找来了其他人,最主要就是万益明。

万益明仔细研究了一下王浩提交的分析过程、结论,就发现自己有些看不懂。

王浩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常规方法,但最后分析计算时,却相对有些复杂了。

在短时间里,他肯定弄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也就没有办法给出意见,“彭教授,我觉得吧……这个……暂时还是……可能……”

每当想到完成了超抗压材料的研究,彭辉都感觉心情非常舒畅,他和陈建林老对手了,因为研发的领域重合度高,也都是高校实验室的负责人,过去十几时间,他们在什么项目都要拼一拼。

当然了,绝大部分时候,他们无法做同样的项目。

现在做了同样的项目,彭辉就憋着一口气要完成,即便对方比自己拿走了经费高,又怎么样?

合金实验室的项目垮了,金属实验室的项目完成了。

这是重大胜利!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