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69节(2 / 4)

“百分之五十吧。”栾海平道,“你的研究时间太短,好多成果没有纳入,但你的研究影响力很大,机会还是很大的,据说国内数学会里有院士力挺你。”

王浩听着倒是觉得有意思,心里也有不小的期待。

栾海平有些话没说。

国内的数学奖项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华罗庚数学家,但华罗庚数学奖是颁发给五十岁以上的数学家,有一种终身成就的感觉。

陈省身数学奖偏重于颁发给中青年数学家。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王浩都过的非常安逸,就只是轻松的来上班,因为学期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课程全部都结束了,他就是坐在办公室里休闲。

看着忙碌状态的张志强、罗大勇以及朱萍,在包括不断跑实验室的颜静,他感觉是成为了最悠闲的那一个。

泡泡咖啡、看看电影,高校教师的工作是真舒心。

但是,悠闲的生活很难持续太长时间。

这天栾海平就找了过来,说起国内数学会议的问题,“你是要去参加数学会,对不对?你有关证明角谷猜想的数学方法,报告是在数学会议上做?”

王浩给谱仪探测实验组提交了论文,就等待初审结果以及后续通知了。

他也抽时间能放松一下,连续两个月甚至三个月,一直都在紧张的忙碌着。

和张益方谈了一下后,王浩也想到了自己的研究,对于CP破坏实验组的影响。

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

如果一项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就干脆停下来不去做研究,而不是继续耗费大量经费,继续做没有意义的工作。

王浩点头。

栾海平道,“到时候一起去,我去参加过两次,没什么意思,不过这次可能有意思。”

“为什么?”

“有个消息你可能不知道,是关于你自己的。”栾海平笑道,“你进了国内陈省身数学奖题名,这次很有机会啊。”

王浩感兴趣的问道,“获奖的概率有多高?”

科研学术也是存在竞争的,而且竞争非常激烈、残酷。

比如,两个团队同样做一个方向的课题,其中一个团队率先完成,另一个团队几年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

有数学家想去证明一个数学猜想,结果完成证明之前,猜想被另外一个数学家证明了,情况几乎是一样的。

王浩并不是处在竞争中,他只是去做数学分析来研究物理问题。

其他人受影响也是没有办法的。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