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03节(2 / 4)

等实验正式开始以后,他们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眼神都看一下设备圆盘上方的气球。

为了观察交流重力的现象,他们准备了一个和空气密度极为接近的气球,放置在圆盘的上方,大部分时间就飘在那里。

如果出现交流重力的现象,就会形成向上的空气运动,也就是风力,即便重力只是减少1%,气球也会出现上升的情况。

这是肉眼能看到的现象。

当然,负责检测的不只是气球,还包括一台小型的烟雾发生装置,实验室内是没有风的,每个研究人员也都带上了口罩,尽量保持内部的空气静止。

大厅中间安装着实验用的设备,最核心的就是中间螺旋环绕的超导材料,以及旁边的通电装置,而围绕着设备建造的管道,都是用来输送液氮做降温使用。

实验设备边缘、上方以及内部,都有安装着检测仪器。

一群人围了好半天,也没有人说话,王浩开口问向了何毅,“可以开始了吧?”

何毅抿了抿嘴,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深吸一口气才道,“开始吧!”

这对于物理实验室确实是很重大的决定。

“这应该也算是结果吧?”

“你说的有道理。”何毅仔细想了想道,“要是实验不成功,而且没有其他发现,我们就这样打报告。”

“哈哈。”

两人说笑着就继续着实验准备。

超导的实验难度还在于超导材料的准备上,他们用的是铁基超导体,难度主要在于降低温度上,过程中要使用很多的液氮,以及其他手段去保持超低温。

一次实验只进行十几分钟、几十分钟,准备工作要很久,耗费的经费达到几十万,也是他们在项目上最后的经费了。

王浩则是没有丝毫感觉,几十万的经费而已,重大的实验当然会耗费很多经费,不都是很正常的吗?

实验正式开始。

负责实验操作的是两个副研究员,还包括颜静,她是负责记录核对数据,还有几个在职博士后,负责维持液氮输送装置的正常运转,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

何毅,肖新宇以及王浩,就站在旁边看着。

这也是经费耗费最多的部分。

超导技术之所以难以大规模应用,也正是因为降低温度是很困难的。

即便是高温超导材料,也要制造零下两百摄氏度左右的环境,显然其难度是非常高的。

当天又准备了有几个小时,一直到下午2点的时候,才确定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物理实验室参与项目的人都围在了实验大厅里。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