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75节(2 / 4)

王浩公开的成果并没有说明高维度究竟是什么,但他自己的理解是‘因果关系’,是空间挤压的影响下,形成了微观的三种作用力。

帕森斯的理解则是真正的‘高维度’,比如,四维、五维,或者更高的维度,他对此所作出的数学解释,以及研究定义的方法,则是让王浩觉得,放在半拓扑微观形态的研究中,似乎也是很有用处的。

多元素构成导体,导电状态内部的半拓扑微观形态,几何组成是极为复杂的,也许真的会超过维度的限制,想要完全的破解几乎是不可能的。

王浩对于微观形态的研究就卡在这里,他就只能做一部分的研究,而不是整体的表述出来。

帕森斯的研究手法则给他带来了灵感,很多时候,微观物理的研究并不需要完全表示出来,也可以从理论物理方向出发,结合已知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

湮灭理论的优势,则在于预测了粒子对撞实验,和实验结果联系在一起,就更容易让人接受。

帕森斯的研究贡献在于,他发展了湮灭理论的另一方向——以湮灭体系的定义为基础,去论证一些焦点物理问题,来发展理论相关的方向。

保罗菲尔-琼斯,则是在研究结合量子物理的领域。

作为湮灭理论的创始人,王浩对于帕森斯的研究就感到很欣慰了,他就是希望看到湮灭理论被应用在各个方向的研究中,也有更多的学者参与研究。

“帕森斯,很天才啊!”

“看来以后就只能坚定的站在湮灭理论这一方了……”

帕森斯郁闷的想着,他做研究的目的就只是生活而已,研究能够拿到更高的经费,能让生活轻松一些。

这就是他的目的。

结果却不得不被迫站位,就感觉很郁闷了,他不由得想到了‘曾经的好友’保罗菲尔-琼斯。

现在弦理论学派出现了两个‘叛徒’,一个是他,另一个就是保罗菲尔-琼斯。

王浩不由得感叹着,一个物理理论的发展,可不是一个学者就能完成的,需要很多学者一起参与。

王浩的研究主方向,和帕森斯、保罗菲尔-琼斯都有不同,他是研究湮灭理论的数学构架。

数学构架,主要是底层定义,也就是给湮灭理论打下基础。

在基础之上的研究,就可以让其他学者来完成了。

同时,帕森斯的研究给让王浩有了收获,他发现对方在‘高维度问题’的解释上,是很有意思的。

以后,他们应该多联系啊!

……

目前的国际物理界,弦理论和湮灭理论已经成为了对立的理论。

虽然不是说直接对立,但情况也是差不多的,有点像是曾经粒子学派和波动学派的对立。

弦理论的优势在于,数学体系发展了几十年,有着雄厚的积累和系统性的研究,并且在好多理论中被应用。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