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19节(2 / 4)

梁静叶听着有些疑惑,明显不明白王浩的意思。

王浩继续道,“其实我们也有SMES技术研究的计划。”

“啊?”

梁静叶顿时愣住了。

其他人也不明白王浩的意思,SMES储电技术,国内可就只有他们一个研究组,怎么王浩也准备进行研究?

“也就是说,你对于SMES装置很了解?”

旁边有个研究员,忽然开口道,“王院士,说起SMES装置,我们整个研究组,没有比梁组长更了解的了,装置方方面面的设计,她几乎都有参与。”

有人跟着道,“您别看梁组长年轻,才刚博士毕业,但是,我们整个团队都服她。”

“要是没有梁组长,就不可能有现在的进度……”

其他人都是一顿夸。

如果牵扯到复杂的航空发动机,需要完善的时间就更长。

国内研究的第一款航空发动机,单单是后续的完善,就花费了超过五年时间,又经过三年的调试,才进入到批量生产阶段。

现在的SMES储电装置也是一样的,刚设计制造出试验品,肯定有一系列的问题。

这可不是一个直接的数学问题,只要解出答案就可以,而是系统性的体系,需要慢慢的去修正。

听了王浩的话,梁静叶也感觉有点尴尬。

梁静叶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脸颊还带着了一抹红润。

王浩盯着梁静叶看着,还满意的点了点头。

梁静叶明显是有些羞涩,她不明白王浩是什么意思,也不由得想东想西。

随后就听王浩道,“梁组长,失超保护是个系统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整个体系重新进行审视。”

“慢慢修正是不可取的,否则解决了一个问题,可能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

其实在来之前,她就和潘东说过,找王浩不一定能解决,系统性的问题除非是直接参与实验,一起去慢慢的解决,就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潘东还是坚持要找王浩问一下。

她这才过来一趟。

王浩干脆合上了资料,换了个话题问道,“梁组长,你这么年轻就担任组长,想必对于SMES技术很了解吧?”

梁静叶抬起头说道,“我在读博时,就跟着潘老师一起研究,参与了整个项目,最开始的设计,我也有参与。”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