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02节(2 / 4)

现有的设备强度还是太低了,不管是叠加力场强度,还是磁场强度都是如此,所制造的强湮灭力场以及F射线,强度自然就不够高,并没有达到技术的上限水平。

另外,还有一点被何毅提了出来,“我们并没有做高强度测试,等这个阶段的实验完成,应该试试看了。”

所谓高强度测试,就是让螺旋磁场一直围绕强湮灭力场。

在螺旋磁场的排斥下,强湮灭力场会自己作用于内部的弱湮灭力场,也就是反重力场,会让反重力场的强度增加。

很遗憾。

材料的变化的检测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王浩希望看到的是有材料发生质的变化,简单来理解,就是有原子在神秘射线的作用下,发生了性质变化。

比如,铁原子,依旧是铁原子,但因为电子轨道以及原子核的变动,表现出比常规铁原子更强的性态。

理论上来说,原子性态的改变反映到材料上,常规的金属铁的密度、韧性等性质变得更高。

王浩也为课程做了准备,他主要讲解的就是光子构架问题,其中并不牵扯到复杂数学问题,只是大概做个简述,让学生们有个了解,也对于湮灭理论有个概念。

这一堂课还是有收获的,课程结束以后灵感值增加了一点。

但是,直接方向却没有。

王浩也知道面对如此有难度的研究,碰运气式的讲课,不太可能找到大方向,他也只能暂时搁置研究,转而投入到了神秘射线的实验中。

质量点的构造非常重要,关系到对于强湮灭力的解释,对于磁场排斥强湮灭力以及神秘射线等物理发现的解析。

可惜,还是没有检测到。

“现在所制造的F射线,强度还是不够高……”

这是最后的结论。

神秘射线的来源是强湮灭力场,初步就被命名为‘场力射线’,用字母‘F’作为来代指。

其实场力强度不高也是很正常的,他们所制造的螺旋磁场,就是拆卸小型托卡马克的零件临时装配的,使用叠加力场也不是最高强度。

神秘射线则是直接的物理发现,也同样非常重要,拥有非常巨大的研究潜力。

更重要的是,神秘射线是可以通过实验方式直接研究的。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已经拥有了制造神秘射线的技术,只通过三次实验,他们就能有效掌控射线爆发的方向。

之后他们对于射线的效果以及强度进行了检测。

这种检测方式就是把固定材料放置在射线爆发的方向上,然后对于材料的变化进行检测。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