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13节(2 / 4)

材料内部的半拓扑结构,导电状态下激发反重力效果,可不是朝着单一方向的,而是非常非常的复杂。

比如,就像是光的散射。

如果光打在一个粗糙的切面上,传递方向就会非常混乱。

现在制造反重力场,就是调整粗糙的切面,尽量把更平滑的位置对准光源,来达到固定光线传播方向的效果。

如果把粗糙的切面尽量变得平整呢?

王浩听的一愣,随后就问起详细情况。

夏国斌一开始专业的论述,他们的实验过程很复杂,大致来说就是让合金材料呈现一种特殊的状态,才能在0.1微米的视角下进行观察。

最终的结论也不是观测到的,而是根据实验数据推断出来的。

他把数据交给了王浩。

王浩简单看了看,并没有太在意结果。

“不过理论还很难说。”

“我们暂时还无法通过计算,来确定一阶铁的特异性的影响数据……”

研究到此,好多人有些失落。

虽然项目也只是刚刚开始,但好多人早就习惯研究快速取得突破的感觉,尤其还是在王浩的带领下,快速研究出好几种具有反重力特性的超导材料,只可惜特性检测结果不尽如人意。

很快。

他深吸了一口气,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在材料制造过程中,就依照架构反重力场的需求,来进行尽量微小程度上的排列,是不是会大大提升所制造出的反重力场强度?”

“这可能是技术飞跃式提升的锲机!”

“还是要和其他人讨论一下……”

他的想法很简单。

原来制造反重力场的底层材料布局,就是把材料打造成各种形状,尽量增大整体朝着单一方向的叠加效果。

时间又过了一个月。

这天王浩还是在超导材料研究中心,和其他人一起论证新材料的研发,却突然收到了夏国斌发来的信息,说他们有一项材料的新发现。

他马上去了纳微实验室。

夏国斌早就等在门口了,他热情的把王浩迎了进去,就说起了实验的新发现,“一个多月前送来的一阶铁合金,我们把材料融化后再冷却制造出薄片,用精密的仪器进行观察,发现这个材料在0.1微米的视角下,可能是球状晶体结构。”

“哦?”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