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14节(2 / 4)

五天后。

有关颗粒性材料的讨论会再次召开。

参会的人都拿出了一套方案,并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说明,多数人拿出的方案都没什么意义,能轻易找出一大堆问题。

其中几份有点价值的,也都是会议上讨论过的内容。

“这个形态和材料布局相似,可以让FCW-031内部半拓扑结构激发的反重力特性更多处在同一方向。”

“从理论上来说,圆形凸起正对的方向会集中场力,我们可以以此配合整体的材料布局,来激发出更强的反重力场强度。”

王浩总结说道。

在确定了FCW-031材料一厘米颗粒的形态方案后,依旧有个难点没有确定下来,就是如何让一个个颗粒组成整体的材料。

每一个颗粒都是不规则的十三面体,再有序的排列也不可能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说法得到了支持。

想制造精度达到微米级别的颗粒状材料,技术难度确实是非常高的,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到。

如果只是制造精度为厘米级别的颗粒,再把颗粒通过某些方法固定在一起,相对就要容易太多了。

当然,效果也肯定差很多。

等到了第二天的时候,王浩再次召集了核心研究人员,针对FCW-031材料的颗粒形态进行研究。

因为颗粒必须要同一方向,只是贴合在一起,就肯定存在大量的缝隙,近而影响到材料的导电性能。

当电流载量变低,激发反重力场的强度也会变低。

最终,王浩还是让所有人都回去慢慢思考,再提交一份想法报告出来,他要做的就是在所有的方案中,找出最适合的那一个,又或者集中几个方案来出一个新的方案。

这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

FCW-031,是新研究出的超导材料,临界温度为139K,可以在200K左右,激发出0.93(7%)的场力强度。

他们并不是要把颗粒精细到某种程度,只是研究一种大致的形状,来让其激发的反重力特性更多处在同一方向。

FCW-031经过了反重力特性实验,有了实验底层材料布局的支持,很快粗略的颗粒化形态有了具体方案。

那是一种不规则的十三面体形态。

其中一个最大的面向外呈现半圆形凸起,大面正对方向的四个小面则是向内半圆形凹陷。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