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13节(2 / 4)

“钨硅合金。”

“乌龟合金?”王浩还以为是听错了,他又重复了一句,才道,“你说的是,钨和硅的合金?”

“哈哈~~”

曹东明轻笑道,“我听到这个东西也吓了一跳,确实是钨硅合金,廖红军教授的团队研发出来的。”

“名字确实很有意思。有成品吗?”

曹东明已经评上了工程院院士,并升为了航空材料院的副院长,个人提升还是很大的。

最近两年时间里,曹东明一直负责一阶材料相关合金的研究,也有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

比如,他的团队研究出一种新型的钛合金,对比航空发动机上使用的钛合金扇叶,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提升。

这种新型的一阶钛合金,已经被用作制造国产高端航空发动机扇叶。

王浩联系到了曹东明以后,就说起了自己的需求,“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反热强光的耐高温材料。”

只要不是S+级的难度,都是可以完成的。

……

研究组终于回到了西海。

王浩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沈会明,让他带领团队去测定一阶波的光压。

这个实验要进行一段时间,必须要快一点开始准备,而他们很需要具体的光压数据,才能够进行光压发动机的设计。

“材料会被作为涂层使用……”

曹东明听的有些疑惑,“反射强光?像是镜子一样?还是只像汽车外皮那样就可以?”

“反射性能,当然是越强越好。”

曹东明犹豫了一下,随后说道,“我们正巧研发出了一个全新的合金,银色的,熔点接近一万摄氏度,7300摄氏度以下,可以长期保持性态稳定,或许可以试试?”

“什么材料?”

然后他思考着应该再‘出差’。

他需要解决凹面反射镜的问题,凹面反射镜听起来像是玻璃材质,但显然针对光压发动机的内部环境来说,使用玻璃材质根本是不可能的,就需要耐高温材料作为涂层来解决问题。

虽然可以带队研发新型的耐高温材料,但还是要看看各个材料机构的研发进展,他们到现在已经有很多的成果了。

如果其中有适合或者接近的材料,只要再对工序进行改进,也许就能得到想要的材料。

王浩先是联系了个熟人——曹东明。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