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71节(1 / 4)

舱体的出口是在正上方,斜侧安装有临时用的电磁弹射座椅,也是为了保证内部人员的安全。

实际上,电磁弹射座椅对于内部人员的保护性并不高,主要是因为光压发动机太庞大,即便弹射出百米下落,也可能会触碰下方的高温而发生事故,又或者,坠落到凹面反射镜上,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所以,跟随高压发动机升空的人员,会穿上厚重的宇航服,宇航服背部自带降落装置。

现在光压发动机已经解决了上一次发现的问题,电子系统也进行了升级,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了。

过去半个月时间里,王浩亲自查看了发动机各个部分,甚至还巡视了整个凹面反射镜,发现的一些小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他才感觉安心一些。

王浩专门成立了空天母舰设计组,初步进入设计组的人员就超过150人,其中大部分都来自航天局,还有一些则是材料专家。

之后新的工作又来了。

光压发动机要进行第一次高空测试,光压发动机会飞行到超过两万米高空,然后进行超过两千公里的飞行。

整个测试过程中,会进行包括斜向加速、转弯、快速下落以及运转平衡等方面的测试,等到了快要降落的时候,还要进行应急系统测试。

应急系统测试,就是强制关闭磁化发电系统,并让内置的超导电池进行临时供电。

“凡妮莎,我非常希望和你正式交往,真是可惜,你已经有了丈夫。”

“下个星期?当然,我有时间会call你,老地方见……”

……

光压发动机项目基地。

在确定了空天母舰外观设计方案以后,相关的研究人员就一起完善‘围绕凹面反射镜舱体设计’工作中。

这个过程中是有风险的,才会在临近降落的过程中进行测试。

同时,为了下一步太空测试,也会进行太空环境的模拟,研究组向航天局订购了一个大型舱体。

舱体是圆形的,已经安装在光压发动机的上方。

圆形舱体只是样舱,只具备一些基础的功能,包括电解水系统、废物处理系统等。

样舱只会进行一次测试,之后就会放置在基地内,目的是让科研人员对于太空舱更加了解,包括内部材料、设备、控制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电解水系统等等。

好多人参与研究,也让设计方案变得更加完善。

之后王浩召开了设计会议,宣布正式开启空天母舰设计项目。

空天母舰已经有了最关键的能源动力装置(光压发动机),又有了引力场技术,后续的设计会围绕这两个关键技术展开,但工作还是非常繁琐的。

空天母舰,实在是太复杂了,其复杂程度要比空间站高上几倍、十几倍。

即便只是设计工作,也需要很多专业人员投入其中。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