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9章 好鼎(2 / 4)

混在东汉末 庄不周 3761 字 4个月前

“孟子说,夫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刘修指了指东面莽莽群山,“这句话耳熟能详,可谓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没读过书的人也知道,但是有几个人真的登上了泰山看天下?”刘修笑眯眯的问荀攸:“你登过泰山吗?”

荀攸摇摇头。

“有机会登登恒山吧。”刘修哈哈一笑:“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武士死读书,会成像赵括那样纸上读兵的将军,文士死读书,会成为清谈误国的书呆子,都不可取。”

“大人,武人也能称为士吗?”荀攸突然问道。

大氅很厚实,而且很温暖,荀攸冰凉的身子一下子感受到了明显的暖意。他看看刘修:“大人把大氅给了我,你怎么办?”

“我没事。”刘修双手扶着城墙,看着远处模糊不清的地平线:“我在军中呆得久了,抗冻一些。”他顿了顿,转过头问道:“到并州来了几日,有什么感受?”

刘修说话的时候,荀攸一直在观察刘修,刘修说得不错,他的确比较抗冻,大氅给了他,他只穿着赭红色的战袍,迎着强劲的寒风,却没有一丝寒意,鬓边两缕头发被风吹得狂舞,他的脸色却依然红润,似乎一团火,散发着看不见的热量。

“并州……山多,林多,草原多,水少,耕地少。”荀攸微微一笑:“不适合农耕,财力不足,要想凭自身的力量守住,实在不易。”

刘修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嘴角轻轻一挑,用鼓励的口吻说道:“嗯,还有呢?”

荀攸没有再问,客客气气的退了出来,站在袁绍的大帐外,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非常失望。他千里迢迢的赶到草原上来,就是想看看名满天下的袁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可是袁绍的眼里显然没有他。他捏了捏怀里的信,那是何颙为他写的推荐信,可是他觉得现在没有必要拿出来了。

旁边几个士卒加起了支架,将一只刚宰好的羊架了上去,一个年轻的士卒撅着屁股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敲打着燧石,火镰和燧石相撞,碰出一个个火星,火星落在木材上,被风一吹就灭了,好半天也没打燃,旁边的士卒骂骂咧咧的叫了起来,年轻的士卒急得一头的汗。

“用这个吧。”荀攸把怀里的帛书递过去。

那士卒憨厚的一笑,连忙说道:“多谢先生,这么贵重的东西用来引火,实在太可惜了。”

“不可惜。”荀攸蹲下身子,先把信揉成一团,然后从士卒手中接过火镰和燧石,用力敲了两下,火星落到丝帛上,很快冒出了火苗。

荀攸有些不高兴,刘修和他其实差不多大,但是他的口气却是居高临下的,虽然不像袁绍那么明显,但是荀攸还是能感觉得到。他有些怏怏,伸手去解大氅的系带,准备把大氅还给刘修,径自离开。

“没关系,你穿着吧。”刘修按住了他的手,略显粗糙的手心传递出的热量让荀攸一愣。“以前读过有关并州的文章吗?”

荀攸笑笑,谦虚中带着些许傲气:“读过一些,不多。”

“沿途所见,与书中所得,相较如何?”

荀攸脸上的笑容随即变得有些不自然,他是聪明人,当然知道刘修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意有所指。

“着了,着了。”那士卒欣喜的叫道:“多谢先生。”

“不客气。”荀攸直起身来,拍了拍衣摆,转身出了大营。沿着营垒间的通道,他背着手,慢慢的向前走着,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塞楼上。

风吹得更紧,荀攸眯起了眼睛,看着远处被风吹得雾蒙蒙的草原,心里冷得和冰一样。

“荀公达?”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荀攸回过头,见一个身披腥红大氅的年轻人站在城墙边,笑盈盈的看着他。荀攸很快认了出来,这就是长水校尉刘修。

“正是在下。”荀攸不卑不亢的施了一礼,正准备说话,刘修看了看天色,解开自己的大氅,不由分说的披到荀攸的身上,又为他寄好缨带,然后轻轻的拍了一下,笑道:“一看你这样子就知道刚从洛阳来,还不知道北疆的风又干又冷,像刀子一样能割人。这么吹下去,你会受凉的。”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