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4章 内外兼修(2 / 3)

混在东汉末 庄不周 2097 字 4个月前

而这本书上,在小孔成像后面立刻讲了光的衍射现象,一下子让他茅塞顿开。

光是直线前进,又能像水波一样扩展,而区别就在于小孔的大小,当小孔直径小到一定程度,直线前进的光就会变成波?

黄承彦既有些明白,又有些迷糊,更加用心的看书。这本书上有两种注,一个是蔡邕所注,主要是对文字进行训诂,解释字意,一个是刘修所注,是对各种现象的原理阐述。黄承彦直接跳过了蔡邕的注,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刘修所注的原理上。

这一看,就是大半天,等他粗略搞明白了衍射现象,还沉迷于所谓的波粒二相性的时候,船老大笑眯眯的站在门口,热情的邀请他一起用晚餐,见黄承彦在看书,船老大笑了起来:“先生真是用功,莫非是来成都学堂求学的?”

“我啊,哈哈,不是,不是,是来游历的。听说成都风光好,我来开开眼界。”黄承彦走出船舱,顺手将书揣进怀里。船老大摇了摇头:“先生还是把书放下吧,我们船上的人多喜欢赌钱,最见不得书了。”

“不错,这船又稳,载的货又多,的确是一条好船。来回一趟,能赚不少钱吧?”

“哈哈哈……赚什么钱啊,就是混一点饭钱,一家老小衣食无忧罢了。”

“这么大的船,过三峡的时候可不容易。”黄承彦打量着这艘新船,暗自赞了一声,虽然他不怎么把益州船厂的船师们放在眼里,可是这艘船的确比常见的船更好。他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好象益州船厂的战船长宽比例都有定数的,商船有商船的比例,战船有战船的比例,不同的战船比例也不同,但是只要是同类的船,那比例几乎都是固定的。

难道这也是经过测算的?黄承彦心头升起一阵疑云,他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句,船老大一听,打开了话匣子。

“那当然,这是我们那些大船师们经过仔细推敲得出的结论,说是借鉴了鱼的体型,长几丈几寸,宽几丈几寸,深几丈几尺,都是精挑细选的。这装货的船要的是稳,所以要宽一些,可是逆流而上的时候,太宽的船又驶不快,所以船的前面要尖一些,后面要宽一些,这些都是诀窍,一般人可看不明白的……”

黄承彦哑然失笑,转身把书塞进行囊,这才陪着船老大往主舱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和船老大闲聊,心神却还在书上,一眼看到舷边的水波,又想起刘修那句光是波的推断,不免有些出神,连船老大提醒他主舱到了也没注意,“呯”的一声撞在门楣上。

黄承彦一边揉着额头,一边对船老大笑了笑:“一时观水出神,出丑了,惭愧惭愧。”

船老大喝了一口浊酒,用袖子抹抹嘴,又得意的笑道:“不瞒先生说,我这船,平时看不出来,可是到了逆水的时候,那才见真本事,你刚才说过三峡不易。不易的确是不易,三峡水急滩险,一不小心撞上暗礁,那可就大麻烦了。不过我这船就是在三峡逆水行船,也要比别的船快上三分,有什么危险,也容易调整,这里面有个什么……什么物理的,我就说不清了,要那些识文断字的学堂先生才能明白。”

“学堂先生?物理?”黄承彦忽然想起刘修给他消遣的那本《物理》,心头一动,又和船老大扯了两句,回到自己的舱中,从行囊中取出那本书,翻开先扫了一遍前面的目录,有些不明所以,这些词好象都没听过。他随手打开第一页,标题是《小孔成像光学原理分析》。

“墨经?”黄承彦立刻来了精神,聚精会神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并不厚,而且有很多图,所以真正的文字并不多,但是黄承彦作为一个在技术上有相当造诣的高手却立刻

看出了这本薄薄的书中蕴含的道理,有很多现象他都知道,其中的道理他也思索过,不过却远远没有这本书上讲得这么透彻。比如那个小孔成像的原理,他也曾经考虑过,基本有了一个光是前线直进的道理,但是对小孔后面的光环一直没搞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