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民族主义 求收藏(1 / 2)

奸雄天下 大罗罗 1384 字 4个月前

陈德兴听到老头子的问题,只是嗤的一笑:现在不让匹夫与闻,等到北虏过了江,再要号召匹夫起来抗战还来得及么

陈淮清摇摇头,道,庆之,你难道不知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道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是孔圣人的真理。对于这句话,后世虽然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南宋官方的理解还是愚民可以驱使民众去抗蒙,但是不能让他们知道抗蒙的道理

陈德兴却微微摇头,轻轻地道:民皆畏死,不使知之,何使由之或竞相投虏,或远遁山林以图苟活,如奈何

呃陈淮清眉毛一挑,顿时语塞。他自己不就是在打远遁山林的主意么

在陈德兴所居住的小楼里面,这个晚上却是火烛高烧。厅堂之内,一张方桌上摆了几个简单的酒菜,陈家父子三人,再加一个文状元,正在边吃边聊。

状元夜访,自然是让陈家篷壁生辉的大事儿,虽然陈德兴的官阶比天祥大。但是在唯有读书高的南宋,状元就是高人一等的存在而文天祥又是状元中的状元,所有人都看好他的官运。即便是微服到访,还是很快惊动了还在苦读诗书的陈家两父子。大年初三,状元到访,这对有意科场功名的两父子而言,可是大大的吉兆啊

不过陈淮清陈德芳两父子的喜悦,却很快化作了浓浓的担忧。

文山兄,如今吾大宋是到了存亡之际,想要救亡图存,是不能单靠士大夫的力量。动员亿万民众,势在必行而要动员民众,自然就不能诸多顾虑,须得无所不用其极。一定要反反复复的告诉大宋的百姓和读书人,北虏要的不仅是汉人的江山,而且还要绝了汉人的血脉,让我们汉人绝子绝孙,永远没有再兴的一日。因而北虏和汉人是没有可能共存的,虏存我亡,我存则虏亡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昔日蒙古大汗铁木真曾说: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这话在北地流传甚广,就是在江北京湖四川,也有许多人听过。而且蒙古鞑子这些年来不仅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行事的。一旦吾大宋亡于北虏,所有的一切,包括财富土地生命还没有美貌之妻妾,都会归鞑子所有

文天祥没有留心陈淮清的脸色变化,只是点点头道:庆之兄说得不错,且不说昔日靖康乱时中原百姓如何,就是这次北虏侵犯四川时也有不少城池是投降的。

所以这蒙古鞑子,不仅是大宋的死敌,而且是我亿万汉人的死敌若是让鞑子得志,灭的就不是大宋,而是我亿万汉人的天下,还有我亿万汉人的种族可惜如今的江南,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甚至有些人还对北虏心存幻想,以为可以和北虏共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破除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要让全江南的汉人都知道,北虏得志,汉人就会灭亡男子不是被屠戮,就是沦为奴隶,女子则会成为北虏鞑子的玩物,幼童则会被阉割,婴儿会成为北虏贵人口中的美食。整个江南将化为焦土,变成地狱

而我亿万汉人要想求一条活路,就只有死战只有人人报定一个死战到底的决心,和北虏鞑子拼个鱼死网破,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才能保住江南,保住家园,保住血脉子孙。除此,别无他法,别无活路

这些就是我们要告诉百姓,要让百姓相信的事情。至于要如何达成这一目标,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小报说书戏曲传单布告,甚至可以让道士和尚加入进来一起宣扬,只要有效,无论什么办法都是可以用的。就是鬼神之说,也无不可如果吾大宋亿万百姓,百万甲兵,人人都相信战死可上天堂,列仙班,人人都悍不畏死,北虏还能得逞至今吗

陈德兴的一番说词,文状元和陈淮清陈德芳哪里听不明白。就是要把抗蒙变成一桩全民参与的事情这个吧,表面上看似乎挺好的,人人起来保家卫国,怎么能说不对可是陈淮清的眉头却越拧越紧,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头

御虏抗战终是国家大事,岂是匹夫可以与闻的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