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1 / 3)

战国明月 七月新番 2077 字 4个月前

“原来父亲也能如此精神……”

按理来说,在帅营的军议,只有裨将、校尉才有资格参加,但赵括身份特殊,也得以入内。

虽然赵国严禁公器私用,但军队里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还是在的,

在场的将吏里,三分之一是世代为将,他们自己或他们的父辈均曾追随赵奢作战,与马服家交情莫逆。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从行伍里积累军功升上来的,而带着他们战胜敌军,为他们表功的,依然是马服君,这份提携之恩没齿难忘。

剩下的三分之一,或是新调来的边关将吏,或是其他派系的将吏,没什么话语权。

所以于赵括而言,进了这座将营,就像是回到自己家一样,受到的欢迎和逢迎络绎不绝。尤其是对他护送长安君去齐国,为其挡下一箭的功绩,众将一阵吹捧之下,刚过完二十岁生日的赵括也有些飘飘然……

战国明月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

“马服子”

“见过马服子”

时间回到八月中旬,在辞别长安君后第二日,赵括来到了邯郸城外的军营报道,随着兵卒粮草慢慢汇聚,城郊已经被毡帐营垒覆盖,里面驻扎着足足五万人,其中两万是战兵,三万是负责运粮辎重的民夫。

唯一能镇住他的,唯有他父亲马服君赵奢。

当赵奢高大的身形踏入出现后,帅帐内的闲聊细语立刻就停止了,静默笼罩毡帐,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众人的腰板,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挺直了身子,脖颈却不由自主地低了下来,凛然盯着赵奢的脚下——没人敢与他们的主将对视,哪怕是看他的脸,马服君之威,压得所有人抬不起头来。

也只有赵括没这感觉,敢于站在队伍末端,偷偷打量自己父亲。

熟悉的面容,却迥异于平时的装扮,平日的赵奢很少披甲戴胄,在家里的时候打扮得像个老樵夫、渔父。今日却不同,头上的一顶装饰精美的黄铜大盔,遮住了赵奢花白的头发,却使得眉毛上那块疤越发狰狞。

皮铜结合的髹(xiu)漆皮甲罩在他身上,鱼鳞般的甲片由厚牛皮制成,以深红色的葛麻束带编缀成一个整体,饕餮兽面青铜护胸张牙舞爪,由肩带挂在甲衣之外,用铜扣扎紧,腰上是带钩鞶(pan)甲。带上挂着他的佩剑,这可不同于卿大夫们装饰用的剑,而是杀过人的杀过敌,也杀过违抗军令的自己人。

这片广大的营地分为几个区域,居中的是主将大帐。

赵括刚靠近帅帐,就有一大群人亲热地与他打着招呼。

眼前这群披甲戴胄的将吏,有的是经常出入紫山邑的熟面孔,有的素不相识,但他们见到赵括的第一反应,均是殷勤而恭谨的。

这是自然,因为这位可是此战统帅,大将军马服君的嫡长子啊

按照赵国制度,大将军作为最高军职,统十万大军。大将军之下,一军万人,由裨将率领;裨将之下有十校尉,各统帅千人;校尉之下是两名五百主,再往下才是百夫、什长、伍长。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