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复古六君子(2 / 3)

天下豪商 大罗罗 1837 字 4个月前

“既然不利,为何还要行之?”赵桓好奇地问。

何栗被宣入崇政殿的时候,宰执们正在议论“四路伐金”的事情。蔡京得了赵佶的希旨,自是反对介入的。

和他唱对台的是童贯,童贯也不是力主开战。而是提出了“屯兵河朔,蓄势待发”的方案——屯兵河东和朔方的目的是为了在战争形势明朗的情况下加入。

如果战事对金国有力,那么屯驻河东的兵马就要前出雁门,对大金西京大同府施加压力。而屯于朔方的兵马,则要趁机入主凉国的兴州,就是原先西夏兴庆府一带,控制贺兰山和黄河之间的肥沃土地,以阻止大金攻入河西。

在驻兵雁门山和贺兰山,并且加强朔方城(统万城)防御的同时,大宋还可以用“市赏”(指天价牛羊马匹)之利同金国结盟,形成宋、金、周三足鼎立之势。

蔡京和童贯各执一词,在崇政殿上争执了起来,年幼的赵桓也不知所措。何栗就在此时赶到,被宣入了崇政殿。

见驾得穿官服,身体不净也是不行的,要不然就是大不敬。虽然定王赵桓还不是天子,但他是监国,可以代表天子。传过口谕,内侍的态度变得谦卑了不少:“承务请便,小底就在门外等候。”

赵佶已经下旨给何栗转官,不过吏部还没有给何栗办好手续,换发官照。所以这位小黄门让人称呼他做“承务”。

何栗还了一礼,就招来一名仆役,吩咐他去准备洗澡水和公服。屋子里面的几个君子也都到了院子里面,围在何栗身边。

张浚也有了官身,不过他还不满20岁,又非科举出身,所以不能领受差遣,仅仅有个从九品下的将仕郎官身。看到何栗连连升官,现在刚一回京就被定王殿下召见,心中自是无比羡慕。但是面子上却没有丝毫流露,只是上前对何栗道:“文缜兄,这位定王殿下虽然年少,却颇欲有所作为,对于我等的上疏言战之事,也极是赞同。”

何栗点点头,对张浚的提醒表示感谢。不过同时也有点担心,如今这位官家虽然有点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的,但是看他的身子骨却是和几位先帝不一样。

随着何栗趋步入殿,原本吵得面红耳赤的蔡京、童贯忽然停止了争论,都用相当不善的眼神看着何栗——他们二位都看过何栗所上的《乞抑兼并行均田疏》了

但赵桓完全不知道这本《乞抑兼并行均田疏》捅了多大的马蜂窝,见了何栗就问道:“何卿,你的《乞抑兼并行均田疏》两府昨日就议过了,一致反对,都说是荒谬误国之论你有什么话说?”

两府宰执,十个特大地主讨论分田地、打土豪的事儿,还能有什么好结果?如果不是本朝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何栗这会儿都要被押进御史台狱大牢了。

何栗倒是不慌不忙,向定王施了一礼,“大王,臣家在仙井监亦是大户,世代采盐耕读,积累无数,有仙井一何所称。仙井监瑞云山一带的土地,几乎都是我家的。抑兼并行均田对我家实在是不利的。”

何家可以一科三进士,当然不是一般的人家。他家是仙井监(仙井监有盐井)的大盐商大地主,超级有钱

虽然老说生病不上朝,但是官场谁不知道这位官家体壮如牛,从来不得病。上回在襄阳府见到官时,何栗只想到了“膀大腰圆”四个字。在襄阳府时,何栗还听说官家时常亲自教导宗子亲军武艺弓马刀枪可是样样精通啊

就他这身子骨,起码还能再当三十年天子……定王殿下在担任监国的时候表现太过,只怕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何栗很快换好了衣袍,然后就在内侍的引领下,上马前往宫中。

一路进了宫中,两府宰执正在崇政殿内集议。赵佶在京的时候,两府宰执都在政事堂集议,商量好了才由左相和知枢密院事一同上奏天子。

定王赵桓的风格和父亲不同,他从小就是被当成储君培养的,自然要比本该当个才艺出众的安乐王爷的赵佶勤勉许多。所以就让两府宰执在崇政殿上,当着他的面集议。他也好从中学习一些政治上的经验。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