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海内一统(3 / 3)

天武五十三年,司礼监掌印太监、大内总管、靖海侯吴忠薨逝。

随着留守内廷的太监日益老去,为数不多,不能再维持内监指责,朱慈烺决定改组二十四监。

尤其是拥有批红特权的司礼监,在吴忠去世后,朱慈烺不再重用太监,而是任命贴身侍女担任司礼监掌印。

并规定:凡入司礼监的宫女,终生不得嫁人,不得认亲,更不得入后宫为妃,断绝与世间一切往来!

说白了,就是当皇帝的终生秘书,即便与皇帝发生点什么,也不能上位为妃。

哪怕你是厂子里一名普通工人,每天上班看着蒸汽机无休止的运动,下班呼吸着扫兴的雾霾,你也会为帝国的胜利而感到骄傲。

因为出了国门,看到外面的世界,就庆幸自己投了好胎!

东南亚种植园产的蔗糖,或是本土产的茶叶,可以慰藉一天疲惫的身躯,这是白夷们享受不到的待遇。

当然,或许他们的贵族在宫廷里能喝到这样的下午茶。

在大明臣民眼中,哪怕是一名普通工人,也比英国人和法国人高贵!

朱慈烺定下的规矩,与祖训无异,后世之君需一体执行。

天武五十六年(1700年),直隶桐城张廷玉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

某日,帝见其名,乃召至乾清宫,命他赋诗,张廷玉作七言律诗二首,颇得天武帝称许,当日奉旨侍值乾清宫,特旨授翰林院检讨,担任《天武亲征录》的纂修官,进入权力中枢。

欧洲的百姓和难民有什么区别?他们衣衫褴褛,衣服上的料还是东拼西凑的,每天就吃一点根本吃不饱的面包。

非洲的那些人,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他们刚从奴隶的身份中解脱出来,还是大明替他们做的主。

作为光荣的大明帝国臣民,帝国的成就让所有人值得自豪,这就是民族主义教育的魔力,更是强盛王朝臣民的福利!

.......

时光如梭,天武五十年,朱慈烺六十七岁,武安公徐盛薨逝。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