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陈名(2 / 3)

冠绝新汉朝 战袍染血 1848 字 4个月前

以至于,连那匈奴国内,都隐隐有流传的迹象了。

要知道,如今在宣传口径上,可都在说刘渊之死,因在陈止,那普通的匈奴国人也有相信的,对陈止本该敌视,但在四夷风气的影响下,居然也有了些许崇拜者,可谓离奇。

这些个消息,传回朝廷,被不少朝臣嗤之以鼻,并不看重四夷风气的变迁,倒是皇帝刘岱觉得有趣,更隐隐有种紧迫感,仿佛自己的珍宝,被别人发现了一样,是以陈止一来,他就有些急不可耐了。

只是,他这位皇帝,到底不能为所欲为,在他的命令发过去之前,那太常府就送去了官服、官印,并且下达了让陈止前往面见太常的时间。

“少君,如今的太常邓蒙,乃是那邓家之人,与人为善,和朝廷的各派皆有善缘,所以才会安排少君您为太乐令。”

不光是因为慕容鲜卑的大才,被这篇文章比下去了,还因为陈止用计诛灭匈奴的消息,也传到了四边诸部,从侧面助涨了这些部族对陈止的好奇,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但陈止过去的事迹并不多,涉及到异族的,更是基本没有,这些部族之人想要了解,最快的途径,就是找陈止写过的文章了。

于是,这《六国论》首当其冲,被各个部族之人拿去讨论,这文章中的含义,让他们有所领悟。

实际上,那文章写的颇为露骨,提到的就是中央王朝如何治理四夷,以及对陈侯策的曲解,按理说这四边的部族看了,该是愤怒才对,理由也很简单,这等于是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的歧视。

偏偏这群部族高层们,却并不恼怒,反而觉得自己能看出文章深意,是高人一等的表现,仿佛只要他们看懂了意思,就能从原本的族群中剥离出去,成为高人一等的存在。

收了官服、官印等,陈止安排了人打赏,随后将两名通报之官送出门去,他一回来,就有一人上前,给他分说形势。

此人名为苏辽,乃是这洛阳本地人,但家贫孤苦,为陈永提拔,乃为陈家门客幕僚,现在被陈永派过来,一方面给陈止传话,另一方面就是留下来辅佐陈止。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崭新的鄙视链出现了,那就是能看懂《六国论》中贬低自己族群之意的,会对看些看不懂的人抱以鄙视,并且解析文章中贬损自己的部分,越是贬得厉害的,他们说起来越是兴奋,然后一番检讨,视为部族的劣根性,而他们这些人不过只是读懂了文章,却仿佛已经摆脱了劣根性,成为了更高境界的族人,能和文章的作者,一起居高临下的看着自己的同胞。

这样的风气之下,越来越多的人,钻研起陈止的六国论,哪怕是看不懂的,也要学上两句,显得自己也有研究。

以至于陈止的名声,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诡异的增长起来,短短时间内,这鲜卑各个部族,几乎都知道了陈止。

连带着他的《师说》也随之流传开来,受到这四夷之中的为学之人推崇。

甚至于,他的那首戒赌诗,都有流行的趋势,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浅显,更容易流传和理解,对普通的异族之人来说,比那些文词优美的诗,更加朗朗上口。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