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拜见母亲(1 / 4)

毕竟只有窦氏生了嫡子,才能继承府中的爵位,要不然的话,定国公府的爵位只怕就要丢了。

庶子也并非一定不能继承爵位。可是。到底要的程序太多,还要皇上下旨才成。

赵令仪可不觉得自己家现在能有这样的实力,能求得皇上的旨意。所以虽然老太君有让二郎继承爵位的想法,可实际上机会并不大,也不知道要求多少人才成。

赵令仪深知,作为女子。有个有实力的娘家很重要,起码对于自己将来的孩子重要。就像是自己这些年一样,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舅舅支持,这府中的日子怕是不能如此随顺。

老太君虽然疼爱自己,可是这疼爱之中。未尝不是有些功利心,若是没有定远伯府的支持,只怕也未必会和现在一样对自己纵容。

十二岁的赵令仪,上的是府中的女学堂,倒是也没费事再去别的府中上课,反正琴棋书画读书识字什么的,前世就已经学了,今生也就是重新温习罢了,她不经常想着逃课就已经不错了。

别的倒是也就算了,只是前世就已经写得一手好字,今生开始学写字的时候,着实让赵令仪为难了一些日子,总是担心自己写的太好惹人怀疑。好在后来自己偏重簪花小楷的练习,别人倒是也不多怀疑,且连先生都说,赵令仪是个有天赋的。

就因为有天赋几个字,赵令仪这几年越发的对自己严格要求,素日里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才能让自己处处表现的比别的同龄孩子更加优秀出色。

不光是在琴棋书画方面,在其他的方面也一样,随着赵令仪年龄增加,施氏已经把李氏当年留下的京郊的三个庄子都给了赵令仪自己打理。账本什么的,她也不过目,都一并交给了赵令仪自己去看。

好在,赵令仪学这些学的很快,不过一年时间,就已经能很好的料理这些琐碎的事物,几个庄子都经营的井井有条。

前世便是最深刻的例子。老太君对自己并不像今生如此疼爱,一方面是自己伤了老人的心。可是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因为自己和定远伯府反目的缘故?

庄子上夏季收成的账目已经送了过来,赵令仪坐在临窗的大炕上看着庄子上送来的账本。

这两年,庄子经营的不错,一年下来的利润不少,赵令仪并没有什么需要花大钱的地方,所以把这些钱投入进去,购置了不少的土地,如今三个庄子都扩大了不少。

便是夏秋两季,都会有大笔的收入。赵令仪还想着,等到了将来的时候总还要再多置田产才好。虽然说田庄的盈利不如铺子来的快,可是胜在稳定,只要不要遇到大灾之年,一年的收成总是固定的。

这其中不光是有施氏的功劳,也有窦氏辛苦教导的功劳。

窦氏进门已经有七年时间,她做到了一个主母所应该做的一切,唯独没有生下一个自己的孩子。这让她在定国公府越来越没有地位。

她对赵令仪是当成亲生的一样疼爱教养,可以说是殚精竭虑的操心,教导了赵令仪学了不少的东西,凡是自己知道的,从来都不藏私的教授。

赵令仪已经失去了一个母亲。此时也愿意当窦氏是自己亲生母亲一样的敬重爱护,因此,两个人如今算是京城中继母与继女相处融洽的楷模了。

赵令仪的心里更愿意窦氏能生下一个弟弟,为此还要求着宫中已经是宁贵妃的姨娘安排了太医来为窦氏诊脉。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