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争论余波(3 / 3)

宋疆 青叶7 2417 字 2个月前

原本以为,即便是淮南东路安抚使看不上自己,那么自己还有转运司、提刑司可选择,但如今,这个与自己初次谋面的安抚使,竟然只是因为自己的茅屋与个人问题,便否决了自己再次复出的仕途之路。

原本不过是一件在淮南东路官场之上的小插曲,但随着叶衡跟白秉忠的不服气,在上奏朝廷后,此事儿则是闹的越来越大,最终从吏部终于传到了左相王淮的耳中。

而王淮想要帮叶青善后已经是来不及,因为史弥远抓住了这一点儿,加上又有御史李知孝为其鞍前马后,所以在王淮知晓此事的第一时间,当今圣上赵昚以及太上皇赵构,也几乎是同一时间知晓了淮南东路的这件事情。

一时之间,临安朝堂之上弹劾叶青打压文人士子,在淮南东路滥用职权等罪名的奏章,如同雪花一样向皇宫里飞去。

史弥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开心过,他还是头一次抓住叶青真正的把柄,而原本不过是一件小事儿,却是闹成了这般声势浩大的样子,就是史弥远都不清楚,这叶青是不是傻了,怎么身为淮南东路安抚使,这点儿事儿都能够闹的满城风雨,临安朝堂皆知!

而今听着叶青提及灾民一事儿,两人这才恍然大悟,扬州今年两次大水灾,并不是因为老天有眼,才未出现灾民之情况,而是叶青从一开始便把灾民之难题解于了无形之中。

看着一脸不服气的刘克师,叶青笑的更加不屑:“就你这样的文人士子,还要装作胸怀天下大志者,扬州城这一年来发生过什么你都察觉不到,天下大势你坐在家里就能察觉到了?简直是可笑至极!为官并非是你学问多渊博,就能够当好一人官员,文人误国也安邦,但你刘克师……徒有虚名罢了。”

一旁的辛弃疾一直不曾插话,但同样也是一直在倾听,此刻听着叶青对刘克师的不屑,以及关于灾民的问题,他自然是深有感触,此刻,他也渐渐意识到,叶青想要的,并非是为官多么公正、清廉的官员,他要的是,能够让扬州富裕、能让扬州百姓不受战火扰乱的官员。

甚至他都有些怀疑,若是此刻有一位商贾出现在眼前,若是其才华能够使得扬州富裕起来,恐怕叶青都会毫不犹豫的举荐其为官。

“那照你的意思,即便是一个贪官污吏为官一方,你叶青也无所谓了?”白秉忠沉声问道。

不过史弥远想不明白的,他祖父魏国公史浩心里头却是一清二楚,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儿,让史浩终于相信,太上皇赵构差遣白秉忠、叶衡二人前往淮南东路任职,简直就是一件再妙不过的一步棋了。

半年的时间里,淮南东路官场之上平静如水,毫无波浪可言,就是连赵构都有些怀疑自己,当初这一步险棋是不是走错了,还在担心着叶衡跟白秉忠会因为叶青的关系,而使得他们在淮南东路抱成一团时,谁知这就出现了关于他们三人在淮南东路官场之上的分歧一事儿。

“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相比于两浙西路、东路需清廉官吏来,淮南东路与我大宋其他路形势大不相同,因与金国相邻,时常需担忧金人铁骑南下,所以百废待兴乃是淮南东路第一要务,为官者自当是以造福一方为首要,而非是清廉公正者为首要。”说道此处的叶青,望了望辛弃疾后,继续道:“淮南东路人心惶惶,百姓时刻担忧的是金人的铁骑,你给我举荐个空有报国理想,却连自己都穷困潦倒者、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的人为官,你是觉得扬州缺穷还是缺忧?此人不堪任用。”

叶青最后如同总结似的,一句话便堵死了刘克师想要复出的为官之路。

而叶衡沉吟了下后,还是说道:“若是放在提刑司……。”

叶青扭头,看了一眼叶衡,又看了一眼刘克师,沉声缓缓道:“只要我在淮南东路一日,便绝不会任此人为官,无论是转运司还是提刑司,也绝不会给他一席之地。”

原本心中还对叶衡、白秉忠给予厚望的刘克师,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仕途好像更是一片昏暗。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