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南宫家·独生女(3 / 4)

殊不知,石油收入仅占廸拜GDP的6%,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下降。

原来,廸拜当局很有远见,在发现石油大发横财之时,他们没有飘飘然,恰恰相反,他们反而充满了危机感。

首先兴建海水淡化厂,努力解决廸拜最大端板——水资源匮乏问题。

随后大兴基础设施,利用地理优势,大建港口,疯狂投资航空产业,硬生生把廸拜打造成全球航空枢纽。

当客流量起来时,旅游城市还会远吗?

常东的想法,就是利用速食包赚到的钱,反哺家乡,带动各行各业繁荣,最终将临江向一个旅游型城市发展。

但是这么做需要的资金以及资源太庞大了,不是常东一个人能做得起来的。

所以他需要各行各业的精英帮衬,于是这才有了刚刚酒桌之言。

其实,常东的想法,有些理想化了。

或者说,这个经济模型就很理想化。

二十年后,煤矿枯竭,煤老板卷着利润走人,留给当地的除了开采一空的煤坑之外,别无他物。

工人手里有钱,也只能去外地买房消费。

换个角度,如果煤老板在采煤矿期间,把赚到的利润,投资当地,譬如建商场,打造购物中心,投资娱乐产业,发展旅游产业,这些产业必然产生新的劳动岗位,当地工人家庭人员则可以填补这些岗位空缺。

当工人家庭手里可支配收入多了,自然也就舍得花钱,这些钱,会促使当地商业越发繁荣,越发繁荣则越能产生更多的劳动岗位。

二十年后,煤矿没了,但当地也发展起来了,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

因为资本很短视,也只会向更赚钱的地方流去,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则。

因此现实往往是,煤老板哪怕知道投资当地能促进当地繁荣,他也会选择把赚来的利润,投到其他地方而不是发展当地。

所以这就需要人为进行干预和调控。

目前在这方面做的最成功的的城市,就是廸拜。

在人的印象中,廸拜富得流油,靠的乃是出口石油!

常东要投资的“速食包”,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煤矿。

速食包这个东西,在未来肯定会被新兴事物取代,就像方便面市场逐渐被外卖市场取而代之一样。

所以早晚会如同煤矿一样,陷入枯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不早作打算,等到行业衰败,再谈经济转型,其产生的痛苦,将极其残酷而血腥。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