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福祸相依,反身格物(2 / 3)

道果 战袍染血 1856 字 5个月前

周东义也不多说,坐到位上,拿起一卷文章,开口读出,他的声音苍老、低沉,甚至有点沙哑,但发出的读书声一入席慕远和安锦耳中,却还是让两人心头一跳,精气神瞬间凝聚,专注一心,被文章内容吸引过去。

上面写的乃是格物之道,秉承两陈理宗的格物之法,格物致知,乃是一种求知之法,从世间万物中总结经验道理。

不过,周东义手上的这篇文章,却言说无需物物而穷,应从自己身上“格”起,即耳目口鼻,这些器官本就暗合天地之理,将其中的道理都弄清楚了,自然而然的会得到天地万物中的普遍法则。

这篇文章可谓别开生面,是对理宗之学的发展,并且震荡了泥塑,开启了心路,写下文章之人,此刻正魂游士林,而这文章写在圣贤纸上,又受过泥塑加持,与天地秩序相连,其中蕴含着一股大势、一种意境,贯通阳间,人读其文,能顺之而感,其中的道理如流水般在心中流淌,沁人心扉,使人受用无穷。

就算席慕远自忖才高,可听着老师读书、看了文章之后,依旧心神为之而动,受到牵引后亦有所感。

毫无疑问,小陈先生并不同意让他们入屋旁观,想来有着诸多考虑,是经过周东义的劝说,才让几人入屋。

另外,这番话中,还提到一事,就是让他们全了士林之念。

实际上,无论是甄知佐,还是郑益、安锦、席慕远几人,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聚在一起,内在原因就是几人有着一个共同点,便是都入过士林。

只是,他们入林时,比不得现在有圣贤血脉支撑心路,甄知佐他们入林的时候,都似邱言那般,要自己打开门户,入林后更无人保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其中几人,对士林之时惊鸿一瞥,便就回返,收获不多。

而今,杏坛论道,儒生入林可以久待,更有诸多手段保魂周全,席慕远等人却因种种原因、以及前后间隔,无法再入,是以那周东义在劝说他人的时候,便以此为据,想让席慕远等人借心路文章的品评,完善士林收获。

“果然要近在咫尺的观看、倾听,才能心神入微,感秩序之态,体会士林神韵,从而心生所感,而楼下那群人再怎么折腾,也不过小打小闹,几场对弈而已,没有半点收获,最多得些虚名。”

念头这么一转,席慕远感到自己对邱言的那一点妒火有些可笑。

席慕远几人都不是蠢人,听了小陈先生的话,推出了前因后果,知道机会难得,自然不敢造次,事实上,这席慕远最近心境动摇、情绪多变,正是感到了危机。

杏坛论道一开,大批儒生魂入士林,徘徊其中,回来的时候定然都有收获,沉淀几年,说不定凝聚了文心之人,就要一茬一茬的冒出来了,他席慕远现在是书院翘楚,但错过了这次机会,若不加以补救,几年后,就算不至于泯然众人,也很难继续独占鳌头。

正因为如此,他才想方设法的说服了自己的老师,得到了这次机会,只是还便宜了其他人,但席慕远转念一想,知道这也不是坏事,能加深人脉与威望,让旁人承他人情。

“好了,不用多想,谨守本心。”这时,周东义走了过来,笑呵呵的道:“这么难得的机会,若因心有杂念而费,那可就不值了,锦儿、慕远过来。”

听着老师招呼,席慕远和安锦走了过去。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