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2章 顺水推舟(2 / 3)

庄不周 4041 字 4个月前

……

阳翟。

李由的意外战败归来,让章平有些措手不及。如果李由打赢了,全歼了韩军,他能够接受。如果李由战死了,他也能接受,可是现在这个局面,他却不知道如何处理。你说李由战败了,他重创了韩军,击杀韩军近一半的人马,不过损失了一万余人,总的来说还是胜仗,如果说他战胜了,他又没有达到作战目的,韩军和楚军会合了,更可怕的是,李由重创了韩军,让韩军再也没有本钱和共尉讨价还价,不出意外的话,韩军只能乖乖的听共尉的话。算到最后,李由和韩军都吃了大亏,只有共尉占了个大便宜。

更重要的是,章平不知道如何和李由相处。李由手头还有一万五千多人,实力不大不小,而且,他父亲是左丞相李斯,在朝中的影响力之大,以至于章邯走之前都要特地关照他小心应付。

章平无可奈何,虽然心里不情不愿,可是也只能和李由和平共处。他主动调拨了三万人给李由,以示诚意。李由本来也有些忐忑不安,现在见章平这么识趣,倒也没好多说什么,两人虚伪的客套了一下,算是暂时维持了一种和谐的关系。

桓齮闻说共尉得胜归来,亲自带着人出城相迎。两人一见面,把臂笑谈。张良见桓齮和共尉这么亲近,既有些不解,又有些羡慕。本来他和共尉的亲近远胜于桓齮这个降将,可是阴差阳错,自己现在虽然和共尉走到了一起,却和桓齮在共尉心目中的地位不能相提并论。

桓齮已经知道的重岭山的战况,他对张良临阵放走李由的做法虽然能够理解,但是对张良的动机,他却和共尉的看法不太一样,两人独处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担心对共尉说了。“君侯,张将军放走李由,虽然说有让李由和章邯互相牵制的目的,但是,也不排除他有保存实力,以便和君侯讨价还价的意思。如果他和李由血战到底,君侯还是有机会击杀李由的人马的。”

共尉嘿嘿一笑,连连点头:“老将军提醒的是。他的心思,我大致也能猜到一些。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他不这么想,我觉得倒是不可思议的了。”

桓齮一笑,共尉既然知道,他也没有必要多说了。毕竟张良和他的关系,要比他这个降将亲密得多,说多了,也怕共尉有想法。

“不过,就眼下的形势而言,留下李由和章平互相牵制,还是有好处的。”共尉收了笑容,平静的说:“再者,魏军已经全覆没了,如果韩军为了击杀李由,苦战到底,到时候对付章平的,就只有我们了,兵力实在太单薄。”

张良也笑了,笑得却有些苦涩,共尉的坦白让他更有种担心。他不动声色的接着说:“不管君侯是如何想,大王对君侯的感激却是真的。眼下秦军压境,我韩国君臣还要倚仗君侯才能保得安全。大王说,君侯能征善战,他愿意将兵权交与君侯,听从君侯的指挥。”

共尉有些意外,他用怀疑的眼神看了张良一眼,张良微笑着点点头:“君侯,这是我家大王的诚意,还请君侯不要怀疑。再说了,李由虽然败了,可是秦军依然势强,章邯大军不日即至,你我双方如果不能同心协力,各自为战,又如何能战胜章邯呢?”

共尉见张良说得也很坦白,倒有些信了。他一口一口的咽着肉羹,不时的看张良一眼。张良见他犹豫,趁势打铁的说道:“君侯不计前嫌,来救我军,虽然有为自身考虑的原因,但是我君臣却感激君侯的美意。为报君侯,我家大王愿意与君侯并肩协力,生死不弃。”

张良最后几个字吐得特别清晰,共尉怔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张良的意思。他停住了手,慢慢的咽下了嘴里的食物,嘴角微微翘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浮现出来。他哈哈一笑:“如此,则感受你家大王的一片美意了。”

“理当如此。”张良欠身一笑。

“嗯,这倒也是。七万韩军败于李由之手,他们的训练也实在太差了些,如果能好好练一练,应该还能起点作用。”桓齮不屑的笑了笑:“劲韩?韩国人早就当不起这个称呼了,以他们这个样子,就算复了国也撑不了几年。”他想了想,又说:“虽然韩军战力不行,可是毕竟还有三万多人,如果不控制好的话,只怕以后又会生事。”

共尉笑着连连点头:“老将军说的是,我这一路上,一直在想如何掺沙子呢。老将军,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桓齮挠了挠鼻翼,想了想,诡异的笑了:“这不好办?君侯,既然韩军要君侯帮忙训练,君侯何不慷慨一些,从陷阵营里挑上百十人去帮他带兵。”

共尉正有此意,他看着桓齮得意的笑脸,挑起拇指会心一笑:“老将军高明。”

陷阵营是共尉的亲卫步营,里面的将士都是精挑细选的,不光是武技超群,而且大多都粗识文墨。共尉平时对他们的培养也一直比较上心,在彭城的时候,请孔鲋和弟子们给他们讲课,在宛城的时候,他又时常请桓齮这样的老将去给百人将以上的军官讲解用兵之道。陷阵营的所有将士都相当于是共尉手下的储备军官人才,如果升到了百人将,几乎就是随时可以授职的预备役了。一旦有新征召的兵力,或者是降卒,都是从陷阵营调拨一个单位过去担任军官,这些人平时就很熟悉,做起事来顺手得。桓齮建议共尉从陷阵营调百十个人去韩军,与其说是帮张良训练人马,不如说直接端了他的老底,只要接收了这些人,张良以后就是有什么想法,他也要考虑手下人能不能听他的了。

“先生,既然你我并力对抗秦军,事关韩楚双方的利益,先生就不要谦让了。我听杜鱼说了,先生此战尽显名将风采,如今战事危急,先生就留在军中吧,至于你家大王,魏王豹在宛城颇为寂寞,不如就让韩王去陪陪他吧。”

张良正中下怀,连忙拱手应诺:“承蒙君侯看重,张良焉敢有辞。”

“先生痛快。”共尉举杯大笑:“来,你我满饮此杯。”

张良举起杯,两人会心一笑,举杯一饮而尽。

当天,韩王成、韩(王)信带着两千多韩军,押解着秦军俘虏,护送着百姓去南阳。张良担任韩军的大将,在重岭山招集韩军散卒,重新聚起了三万多人马。共尉认为韩军新败,士气低落,不宜在第一线与秦军作战,就让张良带着人退往鲁阳一带,据险而守,顺利休养精神,操练人马,准备再战。他自己撤往郏县,与桓齮会合,充当阻拦秦军的第一道防线。张良对共尉的诚意感激不已,心里的担心更是去了一层,高高兴兴的应了。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