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4章 心有灵犀(2 / 3)

庄不周 3616 字 4个月前

“大王,你想占领匈奴人的地盘吗?我们中原人可能无法在那里生存。”项羽担心的说。

“哈哈哈……”共尉笑了,冲着项羽挑起了大拇指:“你的思路很快。不错,如果不能占领匈奴旧地,那么打跑了匈奴人,迟早又会有其他人来,打了等于不打。所以,我们要么不打,要打,就得做永久的占领那里的打算。”

“永久占领?”项羽皱起了眉头:“那得花多少钱粮啊?”

“花多少也值。”共尉挥挥手:“边疆不稳,我中原如何能安心生产。再说了……”共尉抬起头看着项羽:“不经常与胡人作战,怎么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就让那里成为我大楚男儿的跑马场吧。我不相信,匈奴人靠抢劫都能活下去,我西楚的边军有了中原的支持,却不能呆下去。与其让匈奴人来抢,我为什么不能供给我的士卒,让他们来保家卫国?其实也有人建议过,说只要供给匈奴人粮食,让他们给我守边,代价也许比让我们自己安排人马守边还要小一点,可是他们只看到眼前,却看不到长远。匈奴人守边,我们强,他们自然老实,我们一旦出点事,他们就由看门的狗变成咬人的狼,会反噬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臣看到了令尹府的报告。”项羽缓缓说道:“臣惭愧,都是臣给大王带来了这么多麻烦,如果不是为了救济山东,以关中的实力,出兵讨伐匈奴是很简单的事。现在……”

共尉摇摇头,打断了项羽的话:“今年不能出征,钱粮的事情当然是一方面,但不是全部问题。”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匈奴人的事情,我早就考虑了,不是讨伐讨伐他们,让他们知道我大楚的威风这么简单。”

项羽有些不解的看着共尉。

“匈奴人在苦寒之地,他们的处境决定了他们要来抢劫我中原。这跟他们是不是残酷无关,换了我们,我们也会这么干。”共尉一边呷着茶,一边慢慢的说,项羽听得眼珠子都瞪了起来,他没想到口口声声要讨伐匈奴的共尉居然会同情匈奴人。

“可是,谁也不希望自己辛苦劳作的结果成了别人的战利品,所以,我们必须打败匈奴人,而且,要把他们赶尽杀绝。”共尉抬起头看了一眼诧异的项羽:“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臣服于我们,从此成为我大楚的一部分,别一条就是,亡族亡种。”

“喏。”白公欠身行了一礼,然后转向诸位大臣。“自从大王亲征,击退匈奴人,夺回河南地以来,我西楚一直和匈奴人进行平等交易,边关没有大的战事,双方都各守边界,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匈奴人种族太杂,贪佷无信,见我西楚客气,以为

我们好欺负,最近两年渐有流寇入我边境骚扰,规模越来越大,入境越来越远,抢掠财物,杀我臣民。今年刚刚入秋,北柱国就报告了十三起匈奴人入境的事件,最近一次,北柱国派人伏击了他们,抓获了十几个匈奴人……”

白公把吕释之报来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说:“上柱国府认为,匈奴人弱则服,强则叛,不给他们一点利害看看,仅和他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因此,上柱国府恳请大王出兵讨伐匈奴。”

共尉示意白公归座,然后转过脸示意了一下陆贾。陆贾站起身来,态度鲜明的说:“匈奴人背信弃义,擅入我边境,杀我子民,不讨伐不足以平显我国威,振我士气。令尹府对上柱国府的决定表示支持。只是目前财政较紧,一时半会很难筹足大军出塞作战的粮款。因此,令尹府建议大王考虑讨伐的方式和规模。今年的上计还没有开始,仅仅根据令尹府的大致估计,如果安排五万以上的大军出塞,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开春。”说完,他一挥手,身后侍立的官员们立刻走上前,将准备好的资料分发到各人手中。

项羽手中也接到了一份,他打开一看,先是有些吃惊,继而又脸红了。全国的收成有一小半是被他们这些十万户侯、万户侯吃掉了,剩下的大部分都运到山东救济百姓,安排百姓恢复生产,另外还要从匈奴人、东胡、羌人、月氏人手里换牛马,一年下来,不仅没有剩余,还耗掉了一些往年的积储。山东需要大量的救济,这一点项羽开始就知道,但是他并不知道具体的数字,现在看到共尉为了救助山东百姓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而祸根就出于他在山东的连年征战,不免觉得惭愧。原本觉得共尉太谨慎,出兵不够爽气,现在他理解了,共尉不是不爽气,是没有本钱爽气,归根到底就是共尉接了他一个烂摊子。

项羽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苦笑了一声:“匈奴人自称天之骄子,他们怎么会臣服于我大楚,这样看来,就只有一条路了。”

“是的。”共尉赞同的点点头:“匈奴的普通百姓好说,只要我们能给他们比现在更好的生活,他们就会开开心心的做我大楚的臣民,而这一点并不难——他们在匈奴,除了马和身上的武器是自己的,其他的都是部落头领的,到我西楚来,他们还能有自己的财产,开心还来不及呢——你看那些被我俘虏的匈奴人,他们都很安心,只要熬过这五年,他们就可以入我西楚民籍,做一个真正的西楚百姓。可是那些单于、部落首领不一样,我没有那么多粮食来养活他们。”

项羽眉毛一颤,有些明白共尉的意思了。匈奴人的单于和部落王与他们还不一样,他们这个十万户其实只享受赋税,一户大概一年二百钱左右,并不治民,西楚所有的百姓都是统一在朝庭的户籍里的。他们之所以能接受这个结果,是因为中原早就开始实行赋税制,百姓在人身上并不属于王或者侯,他们是自由民。而匈奴人不同,部落内的人和牛羊一样,都是各部落王的私产,一个一万户的匈奴头领的财产,远不是中原一个万户侯能换得到的。共尉可以用十万户来招降他们这些曾经的王,但是他不可能用一个万户侯来招降一个只有一万户的匈奴王,这个代价要大得多。共尉招降了他们,不仅不能从他们手里分到好处,相反,还要付出大量的钱粮。

不能利诱,那就只有击杀,赶尽杀绝,用武力把百姓从他们的手中夺过来。

换句话说,共尉要的不是打败他们,宣扬国威,而是彻底的击杀他们,清除后患。

“这是到目前为止的帐目,今年的气候总体上来看还算不错,但是不少地方也不容乐观,齐郡、河内一带都发生了几次决河现象,虽然很快堵住了缺口,但是这些地方的收成肯定是不要指望了。”他转向共尉:“以臣估计,能否大举出兵塞外,还要视明年秋收的情况再定,特别是要看山东的收成,如果山东今年收成好,不需要关中再进行赈济,那么明年就不会这么紧张了。现在出兵,或明年春天出兵,不是不可以,但那需要动用各仓的储备粮,一旦战事旷日持久,或者国内有灾异发生,将很难应付。”

共尉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示意众人各抒已见。看了令尹府的帐册之后,大家都不是笨蛋,知道陆贾所说并不是空言,目前大举出兵是不合适的。在讨论了各种可能之后,典客(九卿之一,主管外族事务)站起来发言,建议一方面加紧时间做出征的准备,另一方面先派使者到匈奴去,一来质问匈奴人,二来也打探一下匈奴人的虚实,做到有备无患。

共尉同意了,随即让令尹府和典客安排出使的人选。散会之后,共尉特地将项羽留了下来,到了便殿,两人坐下,共尉笑着对项羽说:“看到儿子的感觉如何?”

项羽笑了笑,却不是十分开心,他沉默了片刻,抬头问道:“大王,让臣到边疆去吧。”

“去边疆?”共尉有些奇怪:“你也看到的,今年我们不能出塞,只能以防守为主,你去了又有什么用?”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