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劝服(1 / 4)

秦皇汉武 晏央 3114 字 4个月前

赵孝成王闻言笑道:“是寡人轻忽了!小公子入赵,身边没个同龄的玩伴,难免孤独。寡人有一幼子,恰好与小公子和赵政同龄。寡人让他无事时多往驿馆处走动走动,小公子看,这样可好?”

赵孝成王闻言豁然开朗,抚掌道:“小公子果然聪慧,吾子偃多有不如也!燕太子喜者,得你一子,竟胜过寡人数子!”又道:“小公子身为燕人如此竭力为寡人打算,当真令寡人动容!”

刘彻自然听出了赵孝成王话中有话:“燕赵乃合纵盟国,且我燕国还是当年合纵的发起国。强赵弱秦之事,丹自然喜闻乐见。秦国无力东侵,对于我燕国而言,也是好事。”

赵孝成王听罢,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刘彻的话。

“嬴异人归秦若能引发秦国内乱固然可喜可贺,敢问小公子,如此庇护嬴异人之子,却是何故?”平原君捻动着雪白冗长的胡须,老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赵政的作用,取决于嬴异人今后的地位。”刘彻道:“虽说安国君现在不得秦王欢心,但其为秦国太子已有多年,无功无过,秦王轻易废黜不得。一旦安国君继位,以安国君与华阳夫人如今对嬴异人的态度看来,嬴异人极有可能成为太子,届时,赵政作为嬴异人的嫡长子,地位自然跟着水涨船高。依着嬴异人对赵政的宠爱,有赵政在手,大王不必担心嬴异人不投鼠忌器。大王可以赵政为质,令嬴异人有所忌惮,此为其一。”

“姬丹参见大王。”这一次,刘彻前来求见赵王倒没有遇到像上次一样的事,只是赵孝成王阴沉着脸,显然刚发过脾气。

“免礼。秦国质子逃赵一时正令寡人心烦,如此视邦交如无物之人着实该死!若是他国质子都与小公子一样,秉着一颗诚心入赵,这世间也就没那么多战争了,小公子以为可是?不知小公子这时来找寡人,所为何事?”

赵孝成王特意在刘彻面前提起了嬴异人之事,若刘彻是个有眼力并谨守本分的人,此时并应当顺着赵孝成王的意思,避过这个话题。

可刘彻向来不按常理出牌。只见他又对赵王拜了拜:“丹正是来此为大王解忧的!”

“哦?此话怎讲?”赵孝成王皱起眉,眼见着姬丹对赵政那小子的护短样,说姬丹来此不是为了赵政他也不会相信。

“其二,历来秦君不亲赵。如今,正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大王面前——赵政生于赵国,虽为嬴秦子孙,现下对于嬴秦怕是没有多少归属感。大王如果现下好生笼络赵政,倘若有一日,赵政有幸归秦,争夺秦王之位,大王岂不是为赵国多结了一份善缘?纵然赵政成不了秦王,日后也是秦国宗族,大王善待于他,有益无害。”

见赵孝成王若有所思,刘彻再接再厉:“大王现在抓了赵政来好生教训固然可以解一时之气,然而,若大王果真如此,除了在外落得一个为难稚子的名声外,于赵国毫无益处。大王难道宁愿逞一时之快,而置赵国的未来于不顾?”

“小公子所言有理。也罢,既然小公子喜欢赵政,便让他继续留在驿馆陪你吧。”赵孝成王道:“对了,下次入宫时,带上赵政,寡人也想见见他。”

这话若是从前的赵孝成王定然不会说,他厌恶秦国已深,对嬴异人和赵政都没什么好感,素来不愿见他们,任由家中有亲眷死于秦军之手的百姓和赵军对他们多加□□。眼下,赵孝成王公然说了要请赵政入宫,那么日后,赵政也就不再是如从前一般任人欺凌的存在了。

“既然如此,丹就替赵政多谢大王了。”褪去了精明和睿智,刘彻仿佛在此时才表露出年少者的心性:“丹独自入赵,素日里颇感孤寂,唯有赵政与丹投缘。实不相瞒,丹此番前来劝说大王,也有丹的私心。得赵政相伴,丹感觉心情快活不少。”

“大王,嬴异人回秦,这对于大王和赵国而言是好事啊!”

赵孝成王听闻此言,当即沉下了脸:“秦国屡次违反邦交之道,不仁不义在先,此番又令我赵国颜面扫地,寡人倒不知道有什么好事!小公子莫不是来看我赵国笑话的!”

“非也非也!”刘彻摇头:“大王细想,如今老秦王身体不适,常年缠绵病榻,秦国太子身子素来不好,此时将嬴异人召回秦国,且又令嬴异人日日承欢其正妻华阳夫人膝下。秦国即将发生什么动荡,大王莫非还不知么?”

赵孝成王闻言皱眉:“寡人先前的确听闻秦王的身子不大好了,思念孙子,特地召他回去一见……”赵孝成王恍然大悟:“是了,嬴异人一回秦,便与华阳夫人走得极近,定是想要夺嫡!只是——老秦王的身子果然衰弱至此了?”

“君王暮政,自古以来便是许多国家大乱的源头。秦国如今正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王室之中心怀叵测者不在少数。只是放了一个嬴异人归秦,便引出了掩藏在咸阳底下的暗潮,这对于大王和赵国而言,难道不是好事?”刘彻款款道:“既然咸阳夺嫡之势已起,大王何不推波助澜,趁此机会派入秦细作搅乱这池水?一则好给秦王一个教训,令秦国自顾不暇,无力进逼赵国,二则也可给赵国一个休养生息、整肃吏治的机会。待秦国乱事一毕,赵国已再度巩固法治,增强国力,即便是秦国,也得重新掂量掂量赵国的分量。”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