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东林反应(1 / 3)

这样的价值观实在太符合此时大明的需要,天然就具备传播价值。

《天演论》最开始还是通过衢州的包山文会往外传播,但是这篇文章流传出来之后几乎每传到一个地区都引起当地的文人讨论。

热度实在太高,书商紧忙跟上,反正《天演论》的字数很少,哪怕是抄书铺雇上几个抄书匠一天也能超出十几份,因为传播便利,几乎每到一个地区《天演论》都会以当地的府县为中心点被复制许多份,向周围地区传播。

只用不到一个月时间,这便成为整个大明最时兴的文章。

写《天演论》的王文龙连带抄录的黄道周、润色的叶成学全都成为时人津津乐道的人物。

第89章东林反应

万历年间因为皇帝懒政让出了皇权对舆论的控制,社会上本来就有相当大的士人讨论空间。

加上此时的时代背景:海贸日渐发达,商品经济蔚然成风,同时吏治渐渐腐败,中官税监横行天下……

各种矛盾都在凸显,驱使着读书人提出各种理论互相争执。

万历年间开始的党争除了官场争斗之外,学术理论上的纷扰也是党争的重要部分。

但是能够传播并不代表谁都乐于接受《天演论》的出现。

……

顾宪成合上一本《天演论》,提笔就开始给叶向高写信。

“汝习、建阳如何妄作此书?”

东林党对于《天演论》就不是很欢迎,事实上顾宪成得知《天演论》思想的第一刻就已经大摇其头。

各派党争精英之中都有学术大家,提出各种理论去驳斥敌人的说法,能先在理论上驳倒了对方在之后的政治斗争中也能取得更好站位。

天下纷纷扰扰,而这时《天演论》横空出世。

王文龙直接从源头上证明对于儒家学说的空口争论是没用的,一派儒家学说好不好,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做出实事。

相反,如果学术不能指导实践,那么再是论理精到,也只是闭眼空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如此残酷。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