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端午安康(2 / 3)

看看桌上这一堆铜钱,郑东最讨厌的就是他们太重了,拎着钱袋跟背着一袋石头一样,而且这唐朝的衣服也没个口袋,拴在身上感觉腰都要坠断了。

想那唐高祖平定天下之后,仿造西汉五铢钱制开元通宝,规定每一文重一钱,十文重一两。

郑东理了理思维,发现自己现在生活的这个时间点,正是伟大的唐高宗的王朝刚刚过去,更为伟大的贞观盛世也不是很远。

如今的大唐王朝国力强盛,如日中天,物阜民丰,河清海晏,市面上一斗米装满重为九斤二两五钱,却只卖五文钱。

也就是说一贯钱能买二百斗,也就是一千八百五十斤。

根据后世研究,唐代一两约为四十克,一斤十六两则是六百四十克。

那在唐代拿一贯钱买到的将近两千斤粮食,折换成后世的粮食则是两千三百六十八斤,再按一块七一斤的价格换成人民币竟高达四千元。

前后给俞虎一共六十文钱...

整一个下午,才花去二百四十文钱。

郑东觉得似乎不太可能,把剩下的钱又数了一遍。

除了两锭五两的银子,和一整贯铜钱外,果真还剩下七百六十枚铜钱。

郑东不禁感叹,生活在在唐朝也太爽了吧。

这还是二十一世纪粮食持续高产,价格被压的很低的缘故,否则一贯钱的购买力转换还不止四千人民币。

郑东暗暗乍舌,这下再想想下午花的钱,不禁一阵心疼。

这猪肉也不便宜啊,还有这香料也太贵了吧。

而且自己给俞虎的工资也开高了,不到半天就给了两百四十块,比自己跑腿买酱油可划算多了。

不行,明天再来不能给这么多了,可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大手大脚,不然以后就不好收敛了。

这么点钱居然能买这么多东西,而且还能雇个人从头到尾帮自己干活,拿了六十文钱居然能开心成那样,这劳动力是不是廉价到过分了。

郑东的脑海中忽然回忆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份对于历朝历代货币购买力的研究。

那是历史老师看郑东对历史感兴趣,告诉郑东读史书不能光看人物传记,还得了解相应朝代的风俗,礼仪,习惯,以及行政区划,地理山川的演变。

再有就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变化,而货币购买力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参考。

郑东顿时对那个历史老师心生敬佩和感激,心说多学一些知识果然没错,现在不就用上了吗?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