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倭寇背黑锅(1 / 4)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144 字 4个月前

林三郎虽然没听说过这事儿,但不妨碍他给崔耕帮腔,点头道:“是哩,是哩,扶桑人都穿着六尺,只要扒了裤子,很好分辨。”

要想强国,先换人种。

于是乎,很有一些扶桑人把自己的老婆妹妹女儿,花费重金,不远万里送到大唐,让大唐的男人们享用。最关键的是,不仅分文不取,还会送上礼金。

等什么时候那些女子身怀有孕了,才会被带回扶桑。

这种行为,扶桑人美其名曰“度种”。

泉州乃是大唐第一大港,到这里来“借种”的扶桑人很不少。

说话之人自然非别人,正是众望所归的崔家二郎崔小哥!

武良驹冷笑一声,道:“证据?你这话倒有意思,与贼人勾结能有证据。但这不与贼人勾结,还能有啥证据?”

冯朴听了这话,几乎老泪纵横武良驹,你小子不是挺明白的吗?刚才挤兑老夫的时候,你怎么想不起来这个?

与此同时,冯刺史也非常好奇,崔耕怎样把不可能存在的证据找出来。

只听崔耕道:“我的证据就在那伙贼人的身上,其实他们都是扶桑人。张明方掌柜再怎么下作,也不可能与扶桑人勾结吧?”

因此,除了一些光棍无赖对扶桑人大有好感之外,绝大部分人对扶桑人的评语就是一个字儿“贱”!

大好中华男儿怎么可能与扶桑贱.人为伍?

若说望海楼的掌柜和海寇勾结,人们会将信将疑。但要说他会和扶桑人勾结,没有人会信以为真。

武良驹也是一阵恍神儿,问道:“那些海寇是扶桑人?你有什么证据?”

崔耕胸有成竹地说道:“扶桑人和唐人不同,他们每个人的裆下,都会缠绕一张六尺长的白布,这块布叫做六尺。武公子不信的话,可以把那些扶桑人的尸身挖出来,一看便知。”

四十年前,白江村口,唐军和扶桑军打了一场水战。唐军一万对扶桑军四万,结果扶桑军全军覆没,片甲不得回返!

就是这一战,把扶桑的脊梁打断了???

全国上至天皇公卿,下至贩夫走卒,都发自内心地把大唐当成了天朝上国。

不断有扶桑人渡海而来,学习大唐的各项技艺,其卑躬屈膝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更有甚者,有扶桑人认为,扶桑之所以比不过大唐,主要是人种不行。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