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水落终石出(1 / 3)

奋斗在盛唐 牛凳 1888 字 4个月前

崔耕的眼神往一个个和尚的脸庞扫过,怒道:“本官看你等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真以为本官拿你们没办法了吗?”

眼见崔耕骑虎难下,刘幽求低声提醒道:“现在莲花寺的影响不小,若是没什么证据就妄动大刑,恐怕不妥啊。”

“动大刑?”崔耕苦笑一声,道:“谁说要动大刑了?本官有个法子,不用动任何刑具,就能真相大白。我担心的是,待得真相大白,该如何收场呢?难不成一下子真砍了十九个和尚的脑袋?若真如此,传扬至外县,势必引起轩然大~波啊!”

封建社会有一点非常不好,那就是太讲究息讼了。

“好了,崔御史,我们还是快些进入正题吧!”刘幽求催促了一声。

“嗯,本官问你们!”

崔耕轻咳一声,扫了眼众僧,问道:“自从有香客布施了这一百两金子以后,你们之中都有谁保管过?”

莲花寺的主持法号智圆,宣了一声佛号,恭谨答道:“那位善信是二十年前捐赠的,管事是一年一替。所以,不包括智刚的话,总共是有十九人保管过这锭金子。此金砖平日不得多见,贫僧格外有印象,绝对做不了假。”

“哦?是吗?”崔耕紧盯着智圆的眼睛,一字一顿问道:“照这么说,大和尚你也是看过这锭大金砖了?”

清源山本来叫做齐云山。

相传老子曾在此山修道,山上有块巨石与他有缘,天长日久,老子的身形渐渐印在了上面,成为了老子的身外化身。

后来,老子出函谷关成仙得道,又回转齐云山,魂魄化入了那个巨石,这就是著名的老君岩。

从那以后,齐云山被改称为清源山,取的是“三清之源”之意。

不管传说是真是假吧,因为百姓们深信这个传说,山上的道观声势很大,至于和尚庙的声势就差的远了。

智圆的眼神略一闪烁就恢复了正常,答道:“正是,崔御史所言不错。”

崔耕察言观色,更加坚信了自己之前的判断,意味深长道:“大和尚听没说说过这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本官再强调最后一次,诬告反坐,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这句话的倾向性十足,智圆和尚心中一紧,不软不硬回道:“崔御史教训的是,想那智刚利令智昏,偷盗了寺里的金子挥霍一空,马上就要被判以极刑,正应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句话。”

“你……好!竟敢跟本官打马虎眼!”崔耕猛地一拍几案,喝道:“其他人呢?都坚持原来的供词?”

智圆都硬顶了,众僧人们有了主心骨,纷纷表示,自己之前的供词全无错误,若是诬告,愿意承担反坐之罪。

莲花寺自然也占不着什么好地方,就在半山腰上。

时间刚刚过午,崔耕和刘幽求就带着一干衙役来到了莲花寺。

果然,虽然此寺最近几年香火好了些,但无论大雄宝典,还是各个屋舍都是破败不堪。

刘幽求一声令下,把和尚们都召集到了大雄宝殿中。总共有成年的和尚二十七个,小沙弥六个,包括慧明小和尚。

带头的衙役向莲花寺众僧先后介绍完了刘幽求、崔耕的身份。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