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棉袄与火炕(1 / 3)

奋斗在盛唐 牛凳 1567 字 4个月前

还有句话,崔耕没说出来,这才哪到哪啊。现在棉种不好,才只能产一百多斤。到了后世,棉花的亩产可是在五百斤以上。

但是,仅仅亩产一百多斤,就足够这帮子唐朝土鳖振奋不已了。这意味着,至少在穿着上,汉人有了在安东都护府扎根的条件。

稍顷,崔耕又给大家介绍了,如何在“住”的方面御寒。

“不仅暖和,它还轻省呢!”

“就是不知这棉袄贵不贵,真想买一套啊!”

……

听了这几个青衣小厮的话,台下之人更是激动,眼睛简直能放出光来。

一个原因是,这几个小厮的主人,是被大家推举出来的,绝不可能作假。看来,棉袄御寒,真的非常可行。

在场的都是达官贵人,自重身份,自然没人肯试。

但他们都有仆从在外等候,功夫不大,就找了几个青衣小厮登台,换上了棉袄。

其时正是四月份,在魏州,杨柳不过刚刚发芽而已,气温相当低。

那些仆从换上棉袄之后,简直不舍得脱下来了。

在这个时代,人们是如何御寒的?对于富贵人家来讲,无非是多穿几件衣服。或者穿上“裘”,也就是羊皮、狐狸皮、貂皮等制成的衣物。

另外一个原因是,大家对崔耕简直太佩服了。棉花大家都知道啊,怎么就没人想出来,用它填充御寒呢?这崔二郎简直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人群中马上就有人问到:“敢问崔相,这棉花到底好不好种?亩产多少?”

崔耕道:“棉花种植起来不难,比麦子对土地的要求还低,大该……一亩地能产一百多斤吧。”

“一百多斤?造二十套棉袄棉裤都没问题?”

“确实如此。”

但是不那么富裕的人,就只能穿“袍”了。

没错,就是那个“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中的袍。这种袍,外面是麻布等各种布帛,里面装的……不好意思,主要还是麻。

在保暖性方面,棉花甩开麻十条街都不止。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小厮们脱了麻袍,换上棉袄,当然很快就了解到了棉袍的好处。

“这玩意儿好,真暖和啊!”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