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重大国策(3 / 4)

废除掉国朝已行之有年的国策,且还是祖宗之制,这几乎和隋唐时开科举一般,是破天荒的事,到底会产生多大的阻力,会有多大的破坏力,也只有天知道。

弘治皇帝不得不谨慎。

他沉吟道:“前些日子,有一份奏疏说是南直隶庐州府知府王广在任,治学有方,其治下在他的治理之下,学风鼎盛……朕倒是极想见识见识。这庐州府距离中都凤阳,不过是一墙之隔,朕想着,如此大政,不可不察,朕欲往中都,以祭祖之名,前去看看。”

巡江南?

方继藩没想到,弘治皇帝竟有如此大的魄力。

嗯,很理直气壮!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你看,朕问你,读书是为何,你便说是为了报效朕。朕若是召其他读书人来问,想来他们也是这样的回答。”

方继藩:“……”

卧槽,陛下你这是抬杠啊。

方继藩立即道:“陛下,儿臣和其他的读书人是不一样的啊。”

不过细细想来,虽是太祖和文皇帝在的时候,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文臣们都管不着,也不敢管。此后的天子,因为文臣们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想要出宫,都是阻力重重,因而,若是皇帝四处巡游,难免要遭反对。

而现在,显然风气好了许多,何况,还是以祭祀祖先的名义。

弘治皇帝眼中透着坚持,道:“朕去去庐州府,且看看庐州府知府的教化如何,再行决定吧。”

方继藩便道:“陛下不知何时启程?”

弘治皇帝摆摆手,别具深意的道:“你的章程,兹事体大,朕知道这有益于朝廷,可朕还是不敢轻易下决心。所以……朕还是想知道,什么是希望。朕当然要亲自去问问那些读书人,可是却不能将他们招到宫里来问。否则朕得到的回答,一定如继藩这般。”

方继藩有点急了,似乎有误会呀,他忙道:“陛下,请听儿臣解释一下。”

弘治皇帝乐了:“你不必解释,朕自然知道你是为了报效朕而读书的。”

虽这样说,可方继藩还是不信。

不过……显然,弘治皇帝还在权衡,他有些下定不了决心。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